整治后的诗溪鹏峰段水清岸绿、风景优美。记者 李想摄
诗山镇有“中国雨伞城”之称,地处南安、永春、安溪三地交界处,号称安南永德之锁匙,全镇面积96.2平方公里,人口9.2万多,气候温润宜人,年平均温度22°C。诗山商贸繁荣,历来是南安西北部重要的商品流通集散地,是南安五大古集镇之一。
碧波清水环绕,古厝洋楼交错,南音清曲弹奏,温馨闲话院落。走进诗山,记者见到的就是这样诗情画意、古意悠然的景象。
近年来,诗山着力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建设创新诗山、活力诗山、宜居诗山、绿色诗山、幸福诗山。2014年,完成工商税收超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
今年初以来,诗山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1-6月税收入库7796.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4.85%,同比增长34.3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585万元,同比增长38%。
“‘四面青山为屏,中间绿水为带’是诗山秀美山川环境的真实写照,诗山将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引领发展,以发展保护生态。”近日,诗山镇党委书记杨庆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诗山将以“和谐、发展、稳定”为主旋律,实现经济良性发展,打造“和谐诗山”新侨乡。
【创新驱动之镇】企业转型升级焕发新机
在经济下行的当下,位于诗山的福建大方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方睡眠”)生产车间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目前,我们订单爆满,创造的收益节节攀升。”公司董事长叶艺峰表示,这一切源于企业的转型升级。
大方睡眠于2011年落户诗山,成立后一直从事记忆绵床垫、记忆绵枕头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研发实力较强,是国内少数拥有MDI软发泡技术并大规模生产运用于记忆绵家居用品的企业。
“成立之初,我们只生产普通材质的海绵。2013年我们开始转型升级,累计投入七八千万元,向中高端发展,并成立自己的研发团队。”得益于此,大方睡眠创造的税收也从2012年的几百万元一路飙升至2016年的2000多万元。
去年10月,梦洁家纺以1.6亿元购买大方睡眠51%的股份,大方睡眠正式成为梦洁家纺的控股子公司。
为什么一家外省上市公司能看上这家偏远乡镇的企业,叶艺峰表示,除了瞄准时机,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无可复制”。“成立至今,我们已拥有100多项专利技术,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产品研发团队达80多人。”在他看来,企业只有向“大健康”方向绿色发展,才能长久、永葆生机。
其实,大方睡眠只是企业创新转型的一个生动例子。近年来,诗山镇广大企业家因应时变,在快速变幻的市场环境面前,加快转型,主动嫁接新技术、新模式,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新兴企业发展后劲十足。
传统“雨伞城”转型升级;首家台资企业创新家居入驻……诗山经济逐渐实现绿色、和谐的良性发展现象。
而这背后,也要归功诗山镇党委、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充分利用诗山侨乡人脉,大力实施“回归创业”工程;加大雨具、轻纺等优势产业的招商引资和增资扩营力度;配合银行机构指导企业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对纳税大户、科技改造潜力大的企业、项目进行扶持,鼓励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科学管理。
“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打造诗山经济升级版。”诗山镇镇长刘金田表示。
【和谐稳定之城】人本情怀优化社会治理
在诗山,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率一直位居南安市前列,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诗山镇“以人为本”、多措并举的社会治理模式。
在诗山镇凤坡村治安监督室里,9台高清电视播放着村主要路口、路段的34个监控画面。夜里,4名联防队员在监控前,守护着这个小山村的平安。
“我们村五分之一人口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在家。”凤坡村党支部书记梁剑雷说,时有出现的小偷小摸行为让村两委很头痛,最多的时候一年有上百起。
2009年,凤坡村村两委发动乡贤,筹集10多万元在村主要路口、路段设置34个监控摄像头,2014年又投入30多万元更新高清探头。梁剑雷说,当时还有20多个年轻人自愿无偿成立联防志愿者队伍,保卫村居安全。
“夜里有4个工作人员在监控室里值班,一旦在哪个路口发现可疑人员和车辆,立即呼叫附近联防志愿队前去查看。”梁剑雷说,从此,凤坡村再也不见偷盗事件,治安水平提升了不少,通过监控摄像还帮助邻村、派出所解决了不少案件。
凤坡村治安效果大大提升,广受村民好评,成功经验在诗山镇推广开来,联星村投入8万元安装高清监控,各村居监控网络与公安部门联动……5年来,诗山镇投入300多万元,创建、升级“小视频、大放心”综治诗山模式,并在全市推广、建设镇级联网平台,完善镇村人技联防移动装备,提升管控能力,不断丰富平安诗山建设,综治“三率”始终位居全市前列,社会安定稳定。
此外,诗山镇率先创新人民调解工作制度,成立全省首家老人协会调解工作室,与诗山法庭联合创建“无讼社区”,有效推进“诉调”对接,社二村被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人民调解先进集体”称号。诗山镇还根据南安市“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要求,立足当前信访维稳严峻形势,始终绷紧维稳这根弦,持续抓好信访积案、初信初访整治化解工作,实现信访零积案。
【美丽宜居之乡】青山绿水载动惬意生活
傍晚时分,村民陈大妈带着自己的孙子,到联山新村村委会附近,和一众邻居跳起广场舞;而丈夫陈大伯也在晚饭后,到室外有树有草的小院子,和几个老友乘凉、聊天;房前屋后,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洋楼……眼下这些秀丽的风景和惬意舒适的生活,是10多年前陈大妈一家不敢想象的。
“10多年前的诗山镇联山村是位于新村10多公里外的贫困山区村,2000年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整村陆续搬迁至此。”联山村党支部书记陈远宝说,2012年开始在诗山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规划着联山新村“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聘请专业的规划公司在全村范围做了科学细致的规划,新建成的联山新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面貌焕然一新。”陈远宝说,他们还通过多方发动群众、借助乡贤力量、向上争取资金等,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让村庄尽善尽美。
为了让搬迁村民过上幸福生活,南安和诗山镇实施“搬迁造福”“就业培训”“固本培基”“回乡创业”等四大工程,不仅让搬迁的村民有房住,还给村民开启致富门,打造幸福村,铺就强村路,如定期举办就业培训班,优先介绍村民到当地企业就业;发动周边雨伞企业把加工点设在联山新村,发动家庭妇女缝雨伞;引导村民合股自办一个服装加工厂……诗山镇党委、政府从多方面给村民“供血”。
村民努力拼搏,生活渐渐好了起来。生活改善了,“扮靓”美丽乡村也变得十分重要。近年来,诗山生态环境的改善让不少群众拍手称赞。
2013年-2016年,诗山镇先后实施晋江诗溪诗山镇河道治理工程、南安诗溪鹏峰段清水工程和诗溪鹏峰段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三个项目,河道治理总长5.2公里,提高诗溪下游段的防洪标准,确保沿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改善了当地的水生态环境。
近日,在诗山鹏峰村,记者看到诗溪河畔干净整洁,傍晚时分村民沿溪两岸休闲散步。
“以前河岸窄小、河水浑浊,没有整治之前,一下大雨就会漫过农田,现在河水清澈许多,沿岸还搞起绿化,建起护堤,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呼吸好的空气,欣赏美的景观。”60多岁的陈大爷说。
“未来,诗山将继续发挥生态优势,注重体现乡土味道、传统保护、面貌改变和产业支撑,打造‘活态’美丽乡村。”杨庆坚表示。
【人文荟萃之地】干群同心致力文化传承
诗山自古以来文教发达、人文渊薮,说起文化名人名胜,欧阳詹、凤山古寺、宋代婆罗门塔、诗山书院、南安师范……诗山人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凤山文化绵延千年,是泉州海丝文化大家庭中的翘楚,声名远播东南亚以及港澳台地区。诗山镇境内的凤山游览区年接待游客突破85万人次,2010年以来连续举办五届“南安·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2013年文化旅游节期间1000多名台湾信众从台南安平港首航厦门港,重新开启中断120多年的航线。凤山文化有力促进了南台两地在文化、经济、旅游等领域的双向交流与合作,俨然成为联系海内外侨亲侨胞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诗山镇特别“量身定制”凤山旅游发展规划,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投入几千万元建造凤山文化广场,将景区面积扩大至6万多平方米,着力打造圣王文化园,倾力打造集朝圣、观光、休闲、避暑为一体的大凤山景区。
做大做强凤山文化之余,诗山镇在南音等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上,也可圈可点。南安市南音协会不少,但几乎覆盖全镇的却屈指可数。在诗山镇,17个村就有14个成立南音协会,明年年底计划实现全覆盖,每个村级南音协会都开设免费辅导班,不少青少年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学习南音,处处可见“老少同乐、其乐融融”的景象。
昨日,在诗山镇红旗村,远远便听到悦耳动听的南音弹唱,进门便看到20多名南音爱好者围坐一圈,他们或手握拍板,轻敲慢打;或吹着洞箫,弹着三弦、琵琶。
“自2013年村里成立南音协会后,我平时除了在这里学习南音,闲来无事也会在家听听南音,哼上几句。”红旗村老人协会会长李鹏弟说,很多志同道合的老伙伴也会一起来“逗阵”,“我的老年生活从索然无味,变成其乐无穷”。
诗山镇老人协会会长林锦聪表示,除了成立南音协会、免费辅导班,诗山每年还会举办南音大会唱比赛,发扬传承南音文化。
南音文化的传承只是诗山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5年来,诗山18个“农家书屋”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坚持举办“诗山之春”文化体育节,开展广场舞、腰鼓舞、太极拳、南音、乒乓球等文体竞赛活动;山一村、鹏峰村被市委宣传部授予“文化特色村”。
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百姓生活各有所乐。“和谐诗山”不仅体现在生态引领发展上,更写在诗山群众的笑脸上。(记者 赖香珠 黄伟励 通讯员 赵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