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8月11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洪泓塬 文/图)盛夏时节,南安市溪美街道莲塘村的千亩稻田迎来丰收季。金色稻浪在蓝天白云下翻涌,2台收割机穿梭其间,轰鸣声与稻穗卷入的簌簌声交织成丰收乐章,早稻收割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
南安市溪美街道莲塘村的千亩稻田迎来丰收季
近日,闽南网记者步入田间,满眼尽是丰收景象。收割机驶过,一茬茬稻穗不断地被卷入收割机,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金黄稻谷从出料口倾泻而下,装入田埂边等候的运输车。“全程机械化作业既省工又增效,在一些机器无法收割的边角地块,我们安排人工辅助收割,确保早稻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南安市成功丝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郭剑峰介绍。
种植户正抢晴好天气收割早稻
当前正值早稻成熟关键期,收割进度直接受天气影响。“台风和雨水是早稻的‘大敌’,必须跟时间赛跑。”郭剑峰擦了擦额头的汗,“虽然近期气温高,但农时不等人,我们抢晴好天气收割,天气给力的话一天能收50吨。”
莲塘村首次试种的“福香占”新品种表现亮眼
“福香占”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等特点
今年,莲塘村首次试种的“福香占”新品种表现亮眼,近千亩稻田喜获丰收,早稻亩产近500公斤,预计总产量约45万公斤。部分收割的稻谷将留作明年稻种,为持续丰产打下基础。据悉,“福香占”再生稻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还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广的优势,而且生育期短,省去了第二季重新犁田、耙田、插秧的工序,靠第一季稻秆就能长出第二季稻子。
当前,溪美街道与省农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种植谢华安院士团队培育的“福香占”籼型常规稻和β-葡聚糖功能稻,节省种植成本50%,减少农业污染80%,亩均销售7000元,年产约850万元。
今年,溪美街道早稻播种面积5199亩
据介绍,今年溪美街道早稻播种面积5199亩,产量达2414吨,收割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晚稻种植6032亩,已经基本种植完毕,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