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南安市东田镇的镇区沿线设施及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全面竣工,一个生态宜居、文化浓郁、设施完善的崭新镇区新形象呈现在乡亲和游客面前。
该项目于去年9月启动,由市水利局库区移民发展中心投入500万元,起始段位于省道213线东田与溪美交界处。起始段一侧建有一座写着“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清新东田”等字样的景观墙。沿着道路往镇区深入,不同品种的花卉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过去,镇区存在着诸多问题,中心地段店面杂乱无序,公交亭破损严重,道路两侧杂草丛生、堆满杂物,部分村庄主要道路破损不堪,两侧房屋密集、场地杂乱等亟须整治。”东田镇二级主任科员刘文革告诉记者,镇区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村民缺少休闲的去处。(记者 庄树鸿 通讯员 吴双龙 黄滟瑜)
为解决上述问题,东田镇党委、政府积极向市水利局争取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500万元,对镇区沿线5公里进行改造提升,项目涉及东田镇岐山村、南坑村、蓝溪村、东田村、盖凤村、桃园村、美洋村、山西村等8个建制村,主要分为12个节点,主要建设围墙美化、路灯提升、人行道改造、店面招牌升级,以及路面的“白改黑”、公交亭改造等公共设施功能建设。
去年项目启动之初,东田镇便组织专业团队对全镇的主要街道、广场和公共区域展开全面调研与规划。结合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科学布局景观与设施建设,为整个提升工程锚定方向,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东田深入挖掘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深厚底蕴,将闽南传统的红砖古厝造型巧妙融入沿街店面招牌、公交车站、路口村牌等设施中,为镇区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刘文革介绍。
在设施完善方面,东田镇新建和改造了道路,拓宽路面、修复破损路段,让村民出行更加顺畅便捷;建设了标准化垃圾小屋,规范了垃圾收集与处理,改善了镇区环境卫生状况;同时,还精心打造了集休闲、娱乐、文化宣传于一体的文化长廊等设施,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茶余饭后散步、锻炼身体的亮丽风景线。
该项目自启动以来,还得到了群众的高度支持与积极响应。村民们纷纷主动参与项目建设,有的为项目规划建言献策,有的投身志愿服务助力建设。“看着家乡一天天变美,我们打心眼里高兴,也愿意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一位参与项目建设的村民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