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
反类型片走向,导致两极化评价
日本的悬疑题材,已经有了太多优秀的创作者了。是枝裕和这次尝试悬疑题材,对悬疑题材爱好者而言,可能很难得到肯定。
《第三度嫌疑人》在日本上映时,其评论反响也差异很大,不过该片还是跻身了2018年年初评选的《电影旬报》年度十佳,并横扫了有“日本奥斯卡”之称的日本电影学院奖。而事实上,是枝裕和每次偏离路线的创作似乎都不太讨好,本片目前在豆瓣上也是其口碑较差的一部,评分跟他前两次尝试性的作品《空气人偶》和《花之武者》趋同,只有7.0分,远远低于《无人知晓》的9.0分和《步履不停》的8.0分。
不过在是枝裕和看来,《第三度嫌疑人》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悬疑片,“常规的悬疑片在经过一系列的展开后,犯人被抓,正义战胜了邪恶。但我希望观众和福山雅治扮演的律师一起参与到这个电影中,和主人公一起感受‘人审判人’的可怕。”对于口碑两极化的现状,是枝裕和自己倒不甚在意,“对于电影来说也算是好事,大家都打3分,不如有的人给1分,有的人给5分,两极化的口碑至少好过平庸。”
声音
世界自有其意义,导演只引导我们发现
是枝裕和是一个深谙生活的导演。他的镜头里,总是还原日常生活的冗长无聊,但经过一番挖掘,却发现掩藏在冗长无聊之下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情感矿藏。
以这样的风格思路来对照《第三度嫌疑人》,显然是会让我们得到诧异的感受的。《第三度嫌疑人》大量减少了寻常生活笔墨的篇幅,把对于凶杀案的探索和追寻放在了更主要的位置,但正如导演所言,我们不能把它定义为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悬疑片,整部影片都仿佛游离在案件本身,但外壳是悬疑探案,实则为是枝裕和想借用这个外壳,挖掘出他最擅长的关于家庭、人性、社会制度的探讨。原本影片中坚定有犯罪的三隅,在导演光影镜面寓意表达,以及富有诗意的对白中,观众渐渐开始模糊了“凶手”和“被害者”之间的关系,也渐渐模糊了法律和真相之间的关系,转而去思考“有些人是否出生就该死”的原罪议题。
在这部讲不清真相的电影里,是枝裕和的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了。因为世界自有其意义,导演只负责引导我们去发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