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119,请讲!”在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接警员每天重复着这句开场白,却每次都有着不同的使命。
这句话背后,连接着一个日益智能化的灭火救援“智慧大脑”——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火令通”作战指挥平台。这个聚焦“辅助决策”“支撑实战”的系统,正悄然改变着龙岩消防的灭火救援生态。
接警员的使命与温度
不久前,指挥中心接到一个带着哭腔的男孩报警:“姐,救命救命,我爸爸的车撞了,他流了好多血……”接警员立即意识到这是一起严重的高速事故,且报警人是一名未成年人。
“小朋友别怕,告诉我你在哪里,我们马上帮你。”接警员一边温柔安抚男孩情绪,一边快速启动三方通话系统,同步接通高速交警等部门。在接警员引导下,男孩逐渐平静,说出了大致路段和车辆特征。
通过“火令通”平台,接警员迅速定位事故位置,调派最近救援力量;同时,高速交警通过共享信息立即部署现场警戒和交通疏导。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接警员始终保持着与男孩的通话,指导他如何安全避险、如何设置警示标志,直到救援人员抵达现场。
由于响应迅速、处置得当,受伤父亲得以及时送医治疗,男孩也安然无恙。这次成功救援充分展现了指挥中心在复杂警情中的协调能力和人文关怀。
就如接警员江雪华所说:“报警人可能一生只打一次119,但这一次关乎生命财产安全。这种信念驱动着我们不断精进业务。”
传统救援向信息化的转变
救援,要有温度,更要有速度。龙岩消防一直在探索。
近年来,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建设要求,锚定战斗力这一根本标准,立足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作战指挥能力体系建设目标,全要素植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基因,集“警情态势感知、实时指挥控制、精确作战行动、全域多维管控”于一体的现代化消防作战指挥要素,构建起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质、新效、新域智能作战指挥支撑体系,推动指挥模式逐步由“传统模式”向“信息模式”迈进。
自“火令通”作战指挥平台建设以来,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收集各方意见建议,完成迭代升级213次,智能化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与2021年同期相比,一系列数据见证了这场变革:接警调派及作战指令推送效率提升10%;消防站接警出动速度提升24.33%;火灾处置平均到场时间缩短22.71%;火灾初战处置效率提升27.25%。
在技术支撑上,龙岩支队构建了“1+8+N”作战指挥体系,配备9辆前突通信指挥车,在全市制高点安装18座自发电双语音自组网基站,部署13台无人机巢、87台无人机等先进设备。这些硬件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智能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无人机自动起飞侦察、语音智能搜索辅助决策资料、一键生成标准化信息快报……龙岩支队还建立了一系列机制弥补智能短板:全程跟踪提示机制、无人机值守机制、联动测试机制和信息反馈通报机制。这些机制确保在技术尚未完全覆盖的领域,人工智慧能够及时补位。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接警员负担,让他们能更专注于警情处理的核心环节。
指挥中心全员持有无人机操作证,在报警人定位与灾情点有偏差时,可人工接管无人机搜寻定位。这种“人机结合”的工作模式,更是成为龙岩消防的一大特色。
在龙岩支队指挥中心,接警员们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守护者。他们24小时轮班值守,全年无休,用专业和责任搭建起生命救援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快一秒,群众的安全就多一分。”这已成为龙岩支队指挥中心接警员们的共同信念。在智能化系统的加持下,这支15人的团队正以更高的效率和温度,守护着龙岩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