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龙岩市长汀县店头街景区人潮涌动,一队身着橙色救援服的青春面孔穿梭在游人如织的街上。他们一边巡逻,一边提醒沿街的商户注意消防安全。这群在节假日坚守一线守护群众安全的青年,就是长汀县罗坊消防救援站消防青年志愿服务队的队员。
长汀县罗坊消防救援站消防青年志愿服务队队员在街面巡逻。福建日报通讯员 邓观文 摄
消防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刘峻希是一名“95后”,今年是他加入消防救援队伍的第九个年头。年幼时,他因一次意外事故与消防结缘,从此在心中种下了消防梦。大学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峻希看到了一张征兵入伍的公告,为实现梦想,他毅然决然报名。2016年,刘峻希如愿成为消防救援队伍中的一员。此后,他将消防救援工作当作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
“五一”假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县旅游景区迎来客流高峰,致灾因素随之增多。按照刘峻希的经验,越是过节,越容易发生灾情。“群众过节,消防过关”的理念深深烙印在消防救援队员的脑海里。
“我们用双脚丈量核心景区的消防安全,采取‘定点驻守+动态巡查’模式,在景区入口、人员密集区域设置执勤点,并对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用电安全等进行细致检查,每名队员每天步数都在3万步以上。”刘峻希说。
汀州古城街巷狭窄,消防车辆无法进入,发生火灾很难第一时间得到救援。刘峻希与队员开动脑筋,提出建立自助式消防微站的构想,即在四大街区市政消火栓旁配备消防水带、水枪、扳手,建设自助式消防微站;同时结合景区防火工作特点,探索出“135”工作机制:1分钟消防明白人到场,3分钟网格员到场,5分钟应急小分队到场,做到“快响直达”全覆盖,实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防消联勤式的动态巡逻、走街串巷的安全提醒、前置驻点的安全守护……整个假期,我们的行程安排得很满。但奉献他人,我们也很快乐。”刘峻希说。
(福建日报记者 徐士媛 罗小春 通讯员 岩萱 邓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