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一课堂”“一碗饭”“一份情”讲述中国农耕文明和院士精神;在这里,研学交流,拓展产业形态,引领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不久前,位于新罗区的龙岩新时代文明实践谢华安院士、谢联辉院士基地先后揭牌,成为广大市民争相“打卡”的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平台,推动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档升级、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开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新篇章。
2021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中心所站全市覆盖的基础上,延伸打造了全国首个文明实践“两院”院士基地、工业(产业)园区基地等特色基地、实践点536个,有效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深化拓展。目前,结合“福”文化宣传推广和“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建设,我市扎实推动文明实践阵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主体力量从志愿者转向广大人民群众、工作领域从农村转向城乡一体,全力打造文明实践“龙岩模式”的升级版。
一年来,坚持思想引领,依托覆盖全市的文明实践阵地,我市组织“模范苏区讲习团”“‘章’口就来”等2869支宣讲队伍,线上线下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3万余场次,把宣讲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用“乡音乡语”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构筑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坚持文化赋能,民生福祉突显高品质。开创全国首个跨省、跨区域的“福建龙岩·北京海淀”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先例,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文明实践等相关工作中“结对走亲”。发挥好红色、客家、生态三大资源优势,打造闽西特色“红色福”“客家福”“生态福”,设计推广文明龙岩“福多多”城市IP形象,推动“福”文化传承、创新。
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开展到哪里。组织我市208个省级及以上文明单位与341个实践所(站、特色点)结对共建,组建5支市直志愿服务队伍,定期赴基层送文化、送政策、送服务;打造“零距离 万人行”“爱满杭川”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品牌,创新“文明实践+基层(社区)治理”工作模式,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工程,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日常生活每一处。截至目前,全市45万余名志愿者、7089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5.6万余场次,服务群众3017万人次。(融媒体记者 罗姝 通讯员 邓婷 衍漪)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