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土楼、游古城、赏樱花、闹民俗……兔年春节,龙岩市文旅消费市场强势回暖复苏,迎来“开门稳”“开门红”。
1月27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据测算,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224.07万人次,同比增长31.9%;实现旅游总收入12.57亿元(过夜游收入9.40亿元,一日游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57.9%。其中,接待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人数分别为79.62万人次、144.45万人次,过夜游游客占总接待人数的35.5%。全市接待游客人均花费561元,游客花费主要集中在交通、餐饮、住宿和购物方面,分别占总花费的38.2%、24.1%、15.8%和12.5%。
春节假日期间,全市开放的15个4A级以上景区累计接待游客人数62.20万人次,同比增长203.3%,实现门票总收入1603.92万元,同比增长253.3%。全市15家重点监测住宿酒店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3.6%,同比增长62.2%。
龙岩文旅消费的火爆情况,也引起了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的高频关注。仅年初一至初四,央视、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社等央级媒体,就累计8次聚焦龙岩“五大文旅品牌”宣传,进一步提升了龙岩文旅品牌影响力,有力展现了龙岩红色、客家、生态魅力。
春节假期,全市多部门联合推出门票优惠、免费畅游、交通餐饮福利等多项惠民措施,为广大市民游客送上文旅消费“大礼包”,有效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各文艺院团推出汉剧、采茶戏、连城拳武术表演、十番音乐会等数十场公益演出活动。全市推出春节红色记忆书画展、“喜迎新春 玉兔呈祥”书画展等免费活动,溯源历史,带领游客阅读龙岩。全市推出所有A级景区免首道门票活动、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A级以上景区;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天子温泉景区、龙岩梅花山华南虎园生态旅游景区、武平梁野山等景区,先后推出住宿和门票春节优惠套餐等优惠活动。
春节假期,全市各地充分挖掘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福”“兔”主题,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浓浓的龙岩年味,文化过年成新常态。
我市文旅部门联合推出“新春有乐”40场年会好戏、“新春有福”50项年俗非遗、“新春有礼”30项年味展览、“新春有游”6条精品线路、“新春有礼”39家景区送礼、“新春有味”7桌美食献礼,为市民游客献上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旅大餐;全市各地推出美食集市、非遗展示、乡村春晚等80项系列活动,帮助群众找回年味、找回仪式感;闽西十番音乐、闽西汉剧折子戏、农民漆画、水仙茶制作技艺等我市特色非遗活动,在各地接续上演,让市民、游客大饱眼福。
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政策惠民真金白银,极大地刺激了群众的出行欲望和消费热情。
春节假期,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城区“装扮”一新,增添浓浓的年味,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拍照留念,悠闲漫游;全市各地围绕乡村文化民俗及自然资源,推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游、生态休闲游等产品,为市民游客带来别样的新春乐趣,乡村民俗游备受欢迎。其中,春节假期,永定土楼景区共接待游客人数17.75万人次、同比增长248.8%,武平梁野山景区共接待游客人数8.08万人次、同比增长97.2%,连城冠豸山景区共接待游客人数6.32万人次、同比增长1450.1%。
此外,春节假期,我市主题亲子游、休闲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人气持续复苏,据游客抽样调查显示,春节假期全市接待游客中,个人或与亲友结伴出游的比例为98.9%,自驾游比例为78.6%。(融媒体记者 罗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