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刘金棠是武平县湘店镇湘湖村党支部书记,他时刻牢记“人民代表为人民”,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为通村道路的修建献计出力,让当地百姓倍感安全、幸福。
疫情发生后,刘金棠承担起了村子疫情防控的重任。然而大年初一,刘金棠98岁高龄的奶奶不幸去世了,让他伤心不已。悲伤难过之余,刘金棠没有忘记身为一个市人大代表、村主干的责任,他把奶奶的骨灰寄留在县殡仪馆,暂时不办丧事,并婉言谢绝了亲朋好友的吊唁。
“在特殊时期,身为支部书记和市人大代表,我要以身作则。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也劝退几个要办喜事、丧事的村民。如果我没有以身作则,工作没法开展。”刘金棠说。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刘金棠和村干部对该村外出返乡人员进行全方位摸排,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建立健康管理台账。同时,组织张贴发放关于防控疫情的宣传页、告知书,利用微信群、“村村响”等方式倡导移风易俗,不串门不聚餐,并在村里设立一次性医用口罩回收垃圾桶,定时回收消杀。
湘湖村位置偏远,村民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地处偏远的乡村,道路畅通是致富的首要条件。刘金棠认为,要让村民们更愿意留在家乡,带动家乡发展,修路则成为重点。
过去,湘店镇湘湖村到桃溪镇鲁溪村乡道公路全长约23公里,却只有3米多宽。而道路途经的6个行政村有三个贫困村和一个空壳村,沿线有农户3000余户、人口16000余人。近年来,路面窄小给当地农业物资进出、行车安全带来很大影响,更加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的步伐。
为此,刘金棠提出“关于解决武平县桃溪镇鲁溪村、洋畲村至湘店镇湘湖村公路拓宽升级、硬化资金的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将这条道路按农村“四好公路”要求进行设计修建。为了尽快实施道路建设,刘金棠走村串户,做好沿线相关群众思想工作。他更是主动捐地,号召村民一起为早日打通这条致富路、民心路作贡献。
“我把家里的两亩多山地自愿捐出来修路。同时,组织家乡的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村干部开会。大家都附和,自发地把山地和林地让出来。”刘金棠回忆道。如今,宽6米多的道路已经修建开通了14.1公里。看着这条宽阔的乡村大道,刘金棠难掩内心的喜悦。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要听村民的呼声,继续为村里面办实事、办好事,把群众的呼声和村民的意愿,传递出去,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幸福感。”刘金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