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岩考察,并在古田主持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习总书记来闽来岩考察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他对闽西发展的关心和期盼,给闽西苏区干部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为推进闽西苏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强大动力。
回望“新古田会议”以来近三年的发展历程,龙岩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来岩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古田会议”为契机,牢牢把握发展新机遇,借力谋势、开拓创新,发展的歌声嘹亮动听,崭新的变化数不胜数!
(一)机制活
在机遇与挑战叠加、助力与困难并存的新常态下,发展动力和活力从何而来?龙岩将改革作为破题良方。
近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新古田会议”重大历史机遇,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拓宽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机制,积极争取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军工集团的大力支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8月4日市军民融合办向记者提供的数据就是明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8家企业生产的专用车、机械配件、光电产品、纺织品等八大类产品供应部队、军工企业,累计销售额23亿元。
改革、开放、创新是机制活的源泉,也是发展的源动力。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兴市、人才强市“三大战略”,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建设开放大通道,落实“参西”政策……用改革开放创新的“金钥匙”,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成就。我市大力发展“制造业+”“矿业+”“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大手笔引进人才,组建人才发展集团,每年预算统筹不少于2亿元资金用于“人才强市”。我们从建立机制、强化政策入手,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今年全市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77个,争取带动全年技改投资600亿元以上。
(二)产业优
只有把准发展脉搏、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始终走在发展的前列、时代的前列。“新古田会议”以来,龙岩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先后启动实施2014—2018年产业发展倍增计划、产业兴市战略。
在大战略的指引下,我市实施了产业兴市行动计划,建立产业分析推进工作机制,做大做强有色金属、机械制造、文化旅游等3个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建筑与房地产、能源与精化、农产品加工、烟草、建材、纺织等6个重点产业,培育发展光电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5个新兴产业,推动“365”产业集聚发展。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打响了项目落地战役,实行挂图作战、挂牌征战,开展“五晒”活动,扎实推进项目落地攻坚。2016年新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项目44个、新竣工投产10亿元以上项目37个,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807亿元。今年,全市列入省“五个一批”项目1278个、总投资1.1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77亿元,上半年完成年度计划的69.3%。近期,我市还出台了促进工业发展十五条政策、成长型中小微工业企业三年培育计划、进一步鼓励通过“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和支持民间投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扶持培育一批优势产业。
(三)百姓富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如何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城乡百姓?做好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是最大的民生,是闽西广大党员干部肩扛的责任。心有所念,计有所定——
早在2014年,市委、市政府就将扶贫工作单列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出台《关于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意见》,实施精准扶贫“九到户”。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又把脱贫攻坚列入全市“三大战役”之一,吹响新一轮冲锋号角。
在此基础上,我市组织市县乡30383名干部挂钩帮扶39212户贫困户,全市380个贫困村全部安排挂钩帮扶单位,31个扶贫攻坚重点乡(镇)由市领导挂钩联系,实现所有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镇挂钩帮扶全覆盖。2016年全市贫困人口脱贫人数55863人,造福工程扶贫搬迁51939人,均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今年,我市围绕“全年脱贫56980人,长汀县、7个扶贫开发重点乡镇、80个贫困村实现摘帽”的目标,健全贫困户进退管理、扶贫信息平台、行业扶贫政策落实专报、第三方跟踪评估等机制,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扶贫搬迁、健康扶贫、发展集体经济等4项重点任务,组织开展季度攻势行动,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同时,其他民生短板也在加快补齐,近年来,龙岩大道南引桥通车,中心城区多个交通要道改造完成,百姓出行更加方便;龙川路沿线滨河绿道提升,龙津湖规划建设快速推进,宜居环境建设越来越好;开展分级诊疗,稳步推进医疗改革,让百姓享受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福利……民生投入逐年提高,老区人民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四)生态美
7月27日,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交流座谈会在武平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15年来取得的成绩,对全面深化林改工作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
一直以来,闽西人民始终牢记习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嘱托,不等不靠,敢于创造,勇闯新路。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林改武平经验、在全国先行先试生态资源审判的“龙岩样本”……这些都为我们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坚定了强烈自信。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实施“清新水域”“洁净蓝天”“清洁土壤”“绿满青山”四大提升工程,着力突破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六大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林改武平经验,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深化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启动河长制工作,向社会公布全市各级河长名单共2549名,共配置河道专管员(含保洁员)2045人,覆盖1875个村(居)。今年以来,龙岩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99.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二。
(五)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回望峥嵘岁月,“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在革命战争年代,闽西儿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创造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奇迹。“新古田会议”期间,习总书记在接见老红军、“五老”同志和军烈属代表时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作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发源地,闽西红土地上的党员干部群众对传承红色基因有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从古田再出发,我们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持续巩固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不断“四个意识”,着力在增强核心意识上走前头,在增强看齐意识上立标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突出把习总书记对闽西苏区的重要批示指示贯彻好、落实好。
全面从严治党,凝聚发展力量。近三年来,我市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才溪乡调查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积极营造闽西苏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市委带头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并实施《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清风正气的意见》等,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出台《进一步治理“为官不为”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实施办法》《开展一线考核干部工作的办法(试行)》,着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此外,我市深化作风建设“闽西实践”,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积极探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纪律管住大多数。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回望来路,展望未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闽西发展的谆谆嘱托,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不敢懈怠、不辱使命,以铿锵步履砥砺奋进在建设新龙岩的大道上。(记者 王尚华 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