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信开设主体的行政级别分布
县级及以下行政部门则利用政务微信连接“最后一公里”,主要集中在计划生育、公安、交通、信息传播发布、旅游等民生需求的领域。
白皮书显示,在政府主要职能部门中,公安、医疗微信总量规模强势领先,合计占36.7%。与民生强相关、高频高需是这两个领域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排名第三的党政政务微信,则印证了政务微信在信息发布、政民互动的价值。
事实上,与2012年相比,如今微信已从信息发布升级为“服务”,从“查询”升级为“办事”、“分散”走向“统一”。这导致政务微信的类型已经从“订阅号”转向“服务号”。截至2014年底,服务号占比已达3成,同比增长超过100%。
由于“办事”能力的增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微信服务号后台事件处理能力,推出一个新的提供公共服务的渠道。
白皮书以开设账号总量和用户活跃程度为指标,用活跃、潜力、待开发、待推广4个区域来表示各个领域的政务微信发展成熟度,从而对如何有效开发政务微信提供参考和依据。
从“政务微信成熟矩阵”来看,交通、旅游、文化广电、教育类政务微信,由于账号总量较低、用户活跃度高,其发展仍处于探索期;公积金、食品药品安全、税务类政务微信,则处于“沉睡待激活”阶段;公安、医院、旅游和党委、政府办宣传发布则处于活跃区域;共青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类政务微信虽然账号总量高,但用户活跃度较低,仍处于“待推广”区域。
欲了解更多全国政务系统最新动态,请关注4月29日的“势在•必行——2015‘互联网+中国’峰会”。届时,腾讯研究院、微信、云平台、开放平台等部门将联合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及解决方案,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