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新冠“阳了”发病症状顺序时间阶段 感染新冠阳性第一到第七天的症状表现

来源:人民网、央视新闻 2022-12-20 10:26 http://www.mnw.cn/

  虽然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但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如果“阳”了怎么办?“阳”了以后会有什么症状?多久才能好?会有后遗症吗?不要慌,让我们看看亲历者怎么说。

  吉林大学 赵同学:

  第一阶段:症状较轻,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感染第一天:出现咽干、咽痛、鼻塞、身体乏力等症状,此时症状一般较轻。

  第二阶段:症状加剧,出现发热,核酸检测结果转阳

  感染第二天:咽痛加重,头晕恶心,食欲不振,开始出现发热现象,高烧至39℃左右。

  感染第三天:咽痛症状进一步加剧,咽部干涩,严重鼻塞,浑身酸痛无力,腰酸背痛,高热达到39℃以上。会出现味觉、嗅觉短暂失灵,但随即恢复。

  感染第四天:咽痛、咽干、咽痒症状仍然明显,出现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状,体温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第三阶段:症状减轻,体温恢复,核酸检测结果弱阳

  感染第五天:咽部不适、鼻塞、流涕、咳嗽、身体乏力等症状仍然存在,但体温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第四阶段:症状短暂加剧后消失,核酸检测结果转阴

  感染第六天:流涕、咳嗽等症状可能加重,但不再发热,此时核酸检测结果基本呈阴性。

  感染第七天:所有症状均开始明显好转,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

  郑州大学 王同学:

  最开始,我的嗓子只是出现了微微的干痒症状,感受十分轻微,不如日常感冒严重。第2天我感到不适,尤其是腰部酸痛,当时我以为是熬夜太多。当晚正常睡眠,次日卧床一天症状没有缓解,体温39℃。根据医嘱服用布洛芬,盖厚被子,半小时后大量出汗,体温降至38℃,两小时后体温37℃,活力如常。体温正常之后,抗原检出轻微的第二道杠。

  在方舱治疗期间,除了饮水就是跑厕所,外加经常锻炼,吃好喝好。没有不适症状,保持心情良好即可在7—10天后稳定转为阴性。如今我正常与家中成员生活,没有任何不适的后遗症状,并没有像网上说的那样严重的情况。

  我感觉,学生的普遍症状都是身体酸痛,发烧,而后退烧,轻微上呼吸道不适,3天后症状几乎全部消失。因此,大家日常戴好口罩,常洗手,保持锻炼,作息饮食规律,常通风,备好药物即可,不必有太多的焦虑。

  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周云芝。

  感染新冠病毒有哪些症状?一般病程多久?

  病程大概持续1周左右。普通中青年一般发病过程如下,个体特征因人而异。

  第1天,体温稍有升高、轻微咽干、咽痛或者头痛。

  第2天,体温开始升高,咽部不适加重,同时高烧导致全身酸疼、乏力、夜晚难以入睡。

  第3天,部分患者体温继续升高至39℃,头痛、咽痛加重,部分患者伴有肠胃不适,如腹泻。

  第4天,体温开始下降,全身酸痛、咽痛症状逐渐消失,出现流鼻涕、咳嗽症状。

  第5天和第6天,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精神状态好转,还有流鼻涕、咳嗽症状。

  第7天,所有症状明显好转,核酸很大可能转阴。

  来源 |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大学生在线

责任编辑:曾少林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成语退避三舍中的三舍是多远的距离?蚂蚁庄
  • 地球上四季分明火星上有四季吗?蚂蚁庄园课
  • 植物通过“危险信号”察觉寄生线虫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晋江公安“背包”精神26周年(视频)
    晋江公安“背包”精神26周年(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省将迎大范围强降雨天气 福建文旅生活指南(风华录•8月篇) 锦尚镇:生态富民智治齐发力 闯出“三赢 锦尚镇:生态富民智治齐发力 闯出“三赢 云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孙乔宝接受 泉州两个高速出入口工程迎来新进展 泉州丰泽新增一所实验小学 手术室里的暖心对话:眼科医生吴松一用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