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呼声日益增长
“经过几次失败的网购经历后,我越来越不敢相信网上的评分了。”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小张说道。
小张对网购的不信任代表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心声。“刷单”产业链所造成的危害在于给整个电商行业所带来的“销量泡沫”,进而形成信誉透支。因此,对于野蛮生长的“刷单”现象,监管不能缺位。
据了解,早在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在《网络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就明确规定“刷单”等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工商部门可以对商家进行查处。各电商平台也相继开展了针对“刷单”的打击行动。去年5月,阿里巴巴还开出了一张“罚单”——47个集市淘宝商家被查实参与“仿真刷单”,依据淘宝平台有关规则处以查封关店的最为严厉处罚措施。今年5月份,阿里联手重庆工商破获亿元刷单案,将运营5年的刷单网站关停。
然而,由于鲜有关于“刷单”行为的判例,许多“刷单”组织者最终没受到法律的惩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刷单”等行为的根除。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亟须完善监管手段,同时建立科学的电商评价体系。防止“刷单”这种虚假的恶性竞争,实施有效的精准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