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更亮”: 米格-35具备了挂载先进光电吊舱的能力,大幅提升了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对地面和海上目标的探测、识别、跟踪和打击能力,而这也是俄空天部队目前比较缺乏的能力之一。
“脑更灵”:相对于航程和雷达的进步,米格-35在航电系统上的升级则是显而易见。一个个代表了先进航电技术的终端设备——液晶屏,构成了米格-35宣传单上的“智能化座舱”。虽然飞机的总体航电水平提高到了什么程度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媒体对米格-29飞行员“手忙脚乱”的嘲笑将不会出现在米格-35身上。
米格集团为自己的最新产品也给出了“三代++”的定义,但相对于苏-35这一“三代++”的标杆,米格-35缺少两项关键能力,显得成色不足。
一方面,据米格集团总经理介绍,米格-35并未装备此前试装的“甲虫”A有源相控阵雷达,而是与米格-29K上相同的“甲虫”M机械雷达。虽然探测距离相同(均为160公里),但技术层级的差距却是真实存在。在这一点上,米格-35甚至还比不上三代半战机。
另一方面,发布会展出的米格-35样机并未装备矢量推进发动机,虽然看似保留了安装矢量喷管的能力,但观众可能更怀念十几年前惊艳巴黎的米格-29OVT。
标准三代机的“头尾”显然不能给米格-35挑战四代机增添足够的底气。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