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紫帽山风景区科学考察报告》出炉。作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紫帽山上到底藏有什么宝贝呢?为此,记者昨日专程前往晋江市农业局,对考察报告进行详细了解,为广大读者解读紫帽山风景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宝贝一:
物种相对丰度较高有多种国宝级动物
紫帽山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诸脉系戴云山余脉,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水等自然条件优越。整个地形地貌和森林植被十分适合于泉州沿海区域动植物种的栖息繁衍,物种相对丰度较高,是亚热带近海区域较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根据本次调查统计,景区有陆生脊椎动物资源177种。其中哺乳纲7目11科16种,占泉州市总种数(32)的50%;鸟纲12目32科107种,占泉州市总种数(260)的41%;爬行纲3目8科34种,占泉州市(61)的56%;两栖纲1目5科11种,占泉州市总种数(32)的34%。此次调查,在晋江市原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新增调查到物种53种,其中两栖爬类新增2科4种,爬行类1目2科28种,鸟类1科8种,兽类5目9科14种,为摸清晋江市野生动物本底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晋江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紫帽山具有多种国家重点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蟒蛇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虎纹蛙、黑鸢、黑翅鸢、赤腹鹰、松雀鹰、普通鵟[kuáng]、蛇雕、苍鹰、林雕、白腿小隼、红隼、白鹇[xián]、花田鸡、褐翅鸦鹃、小鸦鹃、草鴞[xiāo]、领角鴞、长耳鴞、短耳鴞、斑头鸺[xiū]鶹[liú]等20种;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斑蛙、滑鼠蛇、眼镜蛙、眼镜王蛇、小鸊[pì]鷉[tī]、苍鹭、大白鹭、白鹭、中白鹭、戴胜、大拟啄木鸟、家燕、金腰燕、喜鹊、画眉、黄腹鼬、黄鼬、食蟹獴、豹猫等19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有30种;涉及双边国际性协定保护候鸟34种,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34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7种。
宝贝二:植被资源丰富有26株古树名木
除了有国宝级的野生动物,紫帽山上植被也十分丰富,还有许多珍贵树木。据悉,紫帽山主要植被类型可以分为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灌草丛4个植被型。
本次调查中,景区内共发现古树名木26株,分属龙眼、荔枝、重阳木、樟树、榕树、桂花、枫香和油杉等8个树种,其中金粟洞分布4株,即重阳木、枫香、桂花和油杉各1株;下茂村分布2株,即榕树、龙眼各1株;景区内大部分古树分布在紫星村,共有20株,其中榕树与重阳木合抱树1株、重阳木1株、樟树2株、荔枝1株,其余15株均为榕树。
宝贝三:
石刻资源富余有近百方“心”字石刻
石是山的风骨,是山的灵魂。大凡名山,都有摩崖石刻。而紫帽山上的石刻资源同样十分丰富。
紫帽山上摩崖石刻很多:铁灶山有“佛国”、“无量寿佛”、《普贤行愿品》经偈、“仙迹”等;秀林山有“攀龙麟、附凤翼”“灵水”;紫帽山北麓有“第一山”“灵水古禅”“佛”等。其中,最多的是“心”字石刻,传说有100方,若能将100处“心”字石刻全部找出,便能成仙。千百年来,有许多人登山苦苦寻找,但终难找齐。然而,紫帽山的“心”字石刻,只要游人耐心寻觅,还是能找出几方、几十方。有正书、隶书、篆书;有大字、小字;有阴刻、阳刻,各个“心”字,各具特色,笔画端庄,结构严谨,妙趣横生。(记者 庄诗莹 通讯员 许建林 张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