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博创赛,我们拿出了一系列最前沿的科技成果。”26日,在展馆内,率团前来参加第三届博创赛的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博士生导师熊易寒告诉记者,复旦大学此次携30个项目出征博创赛,覆盖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揭榜领题赛等四个组别,涵盖大赛全部七大赛道。
记者在复旦大学的展馆内看到,全柔性智能织物系统、功能介孔材料、生医工交互机器人等项目科技感十足,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现场,来自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的博士后邬宇奇带来的“奇灵造物手办”项目,让参观者十分好奇。该项目通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与人体神经系统,为老年陪伴、心理慰藉等场景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熊易寒说,为强化博士后群体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量,复旦大学为博士后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支持,包括加强与校内部门、地方研究院各方协同,科创平台和地方政府多方赋能,加强优秀项目培育孵化,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从科研成果到转化为生产力,需要‘临门一脚’,对于很多来自高校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来说,博创赛很可能就是这‘临门一脚’,现场可以找到很多企业,实现精准对接。”熊易寒说,福建产业基础好,民营经济发达,下一步,希望能与福建民企加强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福建落地。(记者 赵文娟 肖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