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
天气:晴地点:东石镇梅塘村
在东石镇梅塘村,一所沉寂多年的旧小学即将迎来“新生”——改造为乡村卫生所。听闻,这栋建筑“新生”的背后,有着两代华侨爱乡接力的动人故事。今天是卫生所大楼主体结构封顶的日子,我早早前来探访。
旧小学位于梅塘村公园旁,是村里前埔小学的旧址。走近学校,低矮的围墙和大门,以及上面斑驳、褪色的砖石,都在诉说着它的“老迈”。大门内,一栋3层半高的楼房框架格外醒目。楼底下,水泥搅拌机飞快运转,工人们进进出出,一派繁忙。
“这里原本是一栋教学楼,46年前,由旅居新加坡的华侨蔡世炮捐资建设。”梅塘村党总支书记蔡庆祥从手机相册中找出一张照片给我看。照片上,石头房结构的教学楼微微泛黄,楼顶上刻着“前埔学校”四个大字,旁边“一九七九年立”等字样依稀可见。
“随着时间推移,小学的办学条件已无法满足教学要求。2014年,在党委、政府和热心乡贤支持下,占地46亩多的前埔小学新校区建成投用。”蔡庆祥介绍,新校区投用后,旧小学就慢慢废旧了。
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蔡克网接过父亲蔡世炮的接力棒,捐资200万元支持新校区办公楼建设,并以父亲的名字为该楼命名。2023年,蔡克网又设立“世炮奖教基金”。
热心家乡教育事业,成为两代华侨父子的“血脉传承”。
他们的爱乡情结远不止这些。从多名村干部、村民口中,我得知,蔡世炮在世时,先后出资修建梅塘溪桥、雨亭、溪水闸、祠堂等,并资助编修族谱、设立奖助学金扶持寒门学子等。受父亲影响,近年来,蔡克网除热心教育,还独资捐建梅塘村村委会大楼。
去年回乡时,见父亲捐建的小学废旧,蔡克网积极联络市、镇、村干部,探讨如何推进旧小学再利用。
“探讨中,镇领导建议从满足附近村民就近就医的需求入手,把旧小学改造成一体化卫生所。”蔡克网说,这一提议令他十分心动。于是,他再次捐资100万元,支持卫生所建设。
“以这次改造为契机,我们将指导村里建成具有特色医养相结合的一体化卫生所。”东石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苏杭州介绍,届时,卫生院将派出常驻医生为村民看诊,并定期组织各科室医生前来巡诊,方便村民就近就医并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这场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爱乡接力,将一所沉寂的旧学堂改造为守护村民健康的“医养港湾”。此举,不仅破解了梅塘村盘活旧校产的难题,也回应了老龄化社会对乡村卫生条件迫切需求的现实命题。
两代华侨的爱乡之心,接续点燃了惠泽乡里的温暖底色。
(记者 许春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