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晋江市池店镇状元里社区龙湖嘉天下一期的阅览室里,《教子有方》读书分享会正热烈进行。书友们围坐畅谈,从“感恩的智慧”到“俭以养德”,在中华家道智慧中探寻育儿真谛。散场时,不少人仍意犹未尽:“不仅更新了教育观念,还学到了实用且能操作的育儿方法。”
这场活动,源自状元里社区“疏心小站”提供的精准服务。此前,该社区借助线上问卷和线下走访等方式,积极开展“微心愿”征集。其中,“心理健康需求”在居民诉求中排名第二。对此,状元里社区推出“微服务”——采用“空间换服务”的模式,引入主营心理疏导的主理空间“疏心小站”,并联合晋江市和爱社工服务中心,共同打造各类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活动,如一对一心理疏导、公益读书会、心理学讲座等,累计受益居民超500人次。
这正是晋江开展“四微联动”工作法的生动缩影。自全市住宅小区管理品质提升工作启动以来,晋江以“刺桐厝边·睦邻善治”行动为抓手,汇聚社会力量,深化近邻志愿服务,积极推进“四微联动”工作——广集“微心愿”、深化“微协商”、拓展“微服务”、共立“微公约”,用“小切口”撬动“大治理”,让小区治理既有温度又有精度。
“微心愿”点亮民生暖色。全市小区里,“心愿墙”上贴满期盼。居民通过扫描“心愿码”表达诉求,线上线下共征集“微心愿”2800多个。爱心商户、社会组织、热心居民纷纷认领,目前,已有2600多个心愿落地成真——为独居老人装扶手、帮困境儿童圆“图书梦”,一个个小心愿,串联成邻里互助的温情纽带。
“微协商”破解治理难题。晋江市通过出台议事协商机制文件,推动全市330个小区建立“议事日”制度和“微协商”场所。1600多场协商会上,居民围坐“话仙”,从停车位规划到垃圾分类,从电梯维修到绿化养护,让“居民事居民议”成为常态,许多难题在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找到解法。
“微服务”传递近邻温情。晋江推动全市330个小区组建志愿服务队,1600多场“微服务”遍地开花。今年暑假期间,晋江聚焦青少年文化生活需求,以暑托班、夏令营为主要载体,联动各镇街、相关村(社区)及高校、社会组织开展多元活动,累计开展青少年专项活动50余场,覆盖6000多人次。
“微公约”涵养自治新风。在出台邻里公约、制定规范后,晋江推动326个小区共同商议、提笔定约。从“楼道不堆杂物”到“养犬牵绳清便”,从“喜事简办”到“互助守望”,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约定,让“共同定约、自觉守约”成为小区新风尚。
晋江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村(社区)结合实际,创新特色做法,在辖区住宅小区推行“四微联动”工作,通过重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让“四微联动”覆盖范围更广、实际效果更强,持续为基层治理增添“幸福底色”。
(记者 李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