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木雕、石雕极为精致,在我省宗祠中不可多得;古时附近曾有牌楼群比肩接踵;明清时期,家族对台商贸名人辈出。
古代,在通往安海后库陈氏家庙的道路上有5座牌楼,这牌楼群比肩接踵,气势浩荡。可惜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岁月更迭之故,如今仅余“飞钱里”和“接官亭”。不过,后库陈氏家庙精雕细琢,依旧是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后库陈氏家庙虽经历代重建重修,仍保持明清建筑风貌。
“飞钱传芳” 奉为堂号
今年年初,晋江安海后库陈氏家庙正式举行“中国望族名祠”上匾仪式,这是晋江首个获此殊荣的宗祠。为了了解这座祠堂的与众不同之处,记者日前赶往安海后库村进行调查。
晋江安海后库村,位于晋江历史文化古镇、闽南商贸重镇安海镇的东侧。早期,后库村南面有对外通商港口及码头,是历史上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遗迹之一。据后库陈氏家庙文管员陈建兴介绍,后库陈氏入闽始祖陈鄙公系河南光州府固始县人,于唐末五代时随王审知入闽,初居泉州,后移仙游。传至八世孙陈可大,为宋政和二年进士、赐绯金紫鱼袋,任广东肇庆郡守。可大之次子陈仲珪,授朝奉郎,任福建同安知县,自仙游迁居安平(即现安海)鳌山境,成为后库村陈氏肇基祖。
“安平飞钱陈氏牌坊景观”图上有牌楼的手绘图。
据族谱记载,陈仲珪的祖父陈汝器娶宝文阁待制少保朱绂之女。朱氏在仙游,贤德好施,创办公益,修路造桥,救灾赈济。传说她的善良感动天地,因而上天两度飞钱满室。因此传说,并为彪炳先祖善举,后世以“钱库”为派系,以“飞钱”为族名,世称为“飞钱陈”。飞钱陈氏以“飞钱传芳”为堂号。朱氏相夫教子,把三个儿子教育培养成材:长子陈可行官居国子监丞,次子陈可久官武举秉议郎,三子陈可大赐进士第,官朝散累赠大夫,官至广东肇庆郡守。朱氏成为飞钱陈氏的“四大贤母”之一,俗称“飞钱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