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体育人才培养 晋江有自己的“上市经”

来源:晋江新闻网 2016-08-23 11:01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  4名健儿闪耀里约 林超攀打破泉州无牌史

­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身穿安踏龙服的晋江小将林超攀站在了里约奥运领奖台上。他拿到的体操男子团体铜牌,填补了泉州历史上奥运奖牌的空缺……在这一届奥运会上,无论是晋江品牌企业,还是从晋江培养的优秀运动员,都以各自的方式携手闪耀世界舞台,展现晋江魅力。

­  三六一度成为里约奥运会官方供应商;作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安踏为中国奥运军团打造冠军龙服;中国奥委会供应商舒华,将最新的健身器材搬进里约奥运会的“中国之家”;而包括总统慢跑鞋在内的其他晋江品牌则以赞助各国奥委会的形式亮相里约。

­  令人欣喜的是,当晋江品牌大放异彩,从晋江走出的优秀选手也登上奥运赛场,展示晋江人的风采。林超攀、施嘉洛、陈海威、王哲林,本届奥运会晋江有四名健儿出征,创下了历史纪录。

­  最近二十年,晋江体育人才的培养正如晋江的体育产业一样,也经历了创业、创牌、上市的发展历程。回顾来时路,晋江体育人才培养有着自己的一本“上市经”。

­  创业 人才培养刚起步

­  上世纪90年代,晋江的体育产业刚刚起步,本土体育人才的培养也仅仅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如今国人耳熟能详的晋江体育品牌“豪门”当时还在为国外体育厂商贴牌代加工。而那时晋江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也相对落后,主要以“三集中”——集中吃住、集中训练、集中管理为主,人才选拔的方式主要有下乡选拔、学校推荐及社会推荐。

­  晋江市体育总会副秘书长苏磁田说道: “国家在地方上建立少体校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家队输送优秀的体育人才,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晋江少体校,教练员不足十名,只有六个体育项目,‘三集中’管理模式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相对可行。但从长远来看, ‘三集中’管理模式所暴露出的训练问题会严重阻碍运动员的发展。”

­  苏磁田回忆,当时的游泳队员,清晨5时就要起床训练,然后再去学校早读,而长跑队员只能在每天晚自修结束后进行训练。有着多年体育工作经验的他表示,把运动员集中在一起确实更容易管理,但学员学习文化知识却必须去各自对应的学校,导致训练容易脱节。

­  对此朱奕章深有感触,他是由晋江少体校输送至国家队的帆船选手李冬英的启蒙教练,“当时已经有‘体教结合’的初步概念了,不过训练统一集中在少体校进行,学员大都每天早上5时起床晨练,7时再前往各自的学校读书。”他还表示,曾经的少体校不比如今有众多的体育项目,所以他们基本都选择在初考进行体育测试时到每个学校挑选优秀苗子。苏磁田也表示,当年的体育人才选拔方式主要以下乡选拔、学校推荐及社会推荐为主。

­  创牌 实施“体教结合”

­  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二十一世纪,晋江体育品牌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贴牌生产,相继进入创牌阶段,并开始进行大规模品牌宣传。1999年,安踏率先与国家乒乓球队签订协议,聘请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出任形象代言人,并斥资数百万元,在央视体育频道投放了大量广告。此后,三六一度、乔丹、德尔惠、贵人鸟、金莱克等晋江运动鞋品牌竞相在央视投放广告,央视体育频道,甚至被业内戏称为“晋江频道”。

­  体育品牌全面开花,晋江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块土地上还处在不断摸索开垦阶段。2003年3月,为备战第七届泉州市运会,晋江市少体校开始组建射箭队,将训练场地设在位于西园街道的远华中学,并在远华中学附近的各小学招收学生进行训练,这可以说是后期“体教结合”模式的前身。同年11月,受限于训练场地,泉州实施“市队县办”,在远华中学建立泉州市体工队击剑训练基地与泉州少体校射箭训练基地。同处一个训练地,训练资源得以相互流通,晋江射箭队获得了更多与市队交流学习的机会,短短几年,成绩斐然,先后为国家射箭集训队输送了庄国栋、赖湾湾、曾雅丝等多名优秀运动员。目前,晋江射箭队有两名教练,30多名运动员。

­  时间来到2007年,这对晋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年。时任晋江市文体局副局长陈茂和在翻阅大量资料、吸取国内许多培训模式成败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布局实施“体教结合”模式,变原来的集中训练为项目下沉基地学校。这一模式改变了以往业余体校的运行机制,采用“教练下项目、项目下学校、学校建基地”的理念,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享、体教双赢”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既可以利用校园资源,保证学生文化教育,带动基地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的开展,也有利于体育生将来的升学和就业,融入社会。这一模式的实施,让晋江体育人才培养步入正轨,前景越来越开阔。

­  举重作为晋江市少体校最早创办的六个项目之一,总教练王福进见证了晋江体育人才培养一路的发展。1991年,王福进进入少体校担任举重教练“,当时只有我一个教练在带,大概有十几位学生,训练各方面条件也比较简陋。”王福进告诉记者。1996年,少体校在晋江体育中心建设完成,举重队的训练地也随之迁移至祖昌体育馆。“体教结合”模式实施后,安海松熹中学成为举重项目的基地校。为此,松熹中学特地将学校图书馆隔出100多平方米的空间,作为举重队的训练场。作为教练,王福进跟随队员入驻学校。体育生和其他学生一起混排编班,享有同等的文化课资源。为不影响队员日常学习,训练时间皆设在课后与周末。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举重队从一位教练增加到三位教练,运动员有40多位,是晋江的传统优势项目。

­  上市 晋江健儿闪耀国际舞台

­  2008年北京奥运前后,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晋江体育品牌,开始进行资本运作,涌现大规模上市潮。截至目前,据统计,晋江体育用品上市公司就有21家。一些企业还通过参与顶级体育赛事合作,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企业在不断“更上一层楼”,晋江的体育人才培养也沿着康庄大道阔步前行。

­  从最初简单的训练点,发展成为基地校和传统校,后两者在晋江现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九年来,晋江少体校项目扩展至17个,其中只有3个项目设在少体校,其余14个项目均下放到其他学校,运动员从不到100人壮大到600多人。

­  晋江英林中学是排球和中长跑的基地校。英林镇素来浓厚的排球氛围是促使排球这项运动落地于此的关键因素,这也成为晋江排球项目加速发展的马达。英林中学先后在市级、省级的排球赛中获得佳绩,2015年,来自英林中学的柯俊煌入选中国男子排球队。不过,在现任养正中学校长、前英林中学校长江建闽看来,项目与基地校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保障体育生文化课程、促进项目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在校普通学生的运动激情。”

­  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紧密结合,促使二者优势发挥最大化。得益于此,近十年来,晋江体育后备人才爆发,先后向国家队、国家集训队输送了14名优秀运动员。当中,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因为出色的表现,不再局限于国内竞技场,在世界级的大赛中都闪现着他们的身影。林超攀、施嘉洛、陈海威、王哲林四人同时获得参加里约奥运会资格,更是创下晋江历史之最。

­  多年相互配合,晋江市教育局体卫科相关工作人员在肯定这一模式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今后,晋江想要培养更优秀的体育人才,需引进更多专业性体育人才,充实教练队伍,提升教练水平。而在硬件设施方面,晋江还需加大训练场地的投资建设,让运动员有更多的训练场地。最为重要的是,体校要与基地校签订长期合同,以保障“体教结合”模式的长期执行。

­  迎着良好的势头,对于未来前进的道路,晋江市文体新局表示,在进一步完善巩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将全力打造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让晋江更多优秀体育人才有机会走上国际大舞台。

­  明星

­  李冬英:晋江首位奥运选手

­  提起晋江紫帽人李冬英的名字,可能许多晋江人都知道。但可能鲜有人知,这位晋江首个奥运帆船选手,以前是练篮球的。

­  1990年,13岁的李冬英经家人推荐,进入少体校学习篮球。启蒙教练朱奕章回忆“:其实冬英的篮球天赋倒是一般,但是她具备出众的身体条件,力量和耐力在学员中也属上乘。到了1994年,福建省水上运动中心看中了冬英,我们也都觉得冬英更具备帆船方面的天赋,便推荐她进入省队改练帆船。”

­  朱奕章感慨道,当年的孩子很能吃苦,当时晋江还不具备如今先进的体测系统,突破运动员身体极限和天赋瓶颈的唯一办法就是“练”,用不间断的“魔鬼训练”来拉近可能只有零点几秒的微小差距,“虽然那时候项目少,但是每个项目都配有专职教练员,夏天用来练技术,冬天用来练体能。教练员也会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训练量调整,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激发每一个学员特有的天赋。”

­  改转帆船项目的李冬英不负众望,进入省队后迅速表现出独特的天赋,仅练习三年便取得众多荣誉,并一举斩获1998年曼谷亚运会帆船470级金牌。因为在亚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她于2000年出战悉尼奥运会帆船项目。

­  林超攀:中国体操未来之星

­  1995年,林超攀出生在晋江陈埭坊脚村的一个普通家庭。4岁那年,在一次秋游中,林超攀被泉州体工队体操教练史波萍一眼相中,从此踏上体操之路。

­  短短三年时间,表现日益突出的林超攀被招进省队,并于2008年入选国家体操集训队。此后,林超攀厚积薄发,陆续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2013年比利时安特卫普世界体操锦标赛,年仅18岁的林超攀以15.666分的成绩,和日本选手内村航平并列拿下双杠冠军,成为福建体操56年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2014年体操男团世锦赛中,林超攀参加了五项比赛,并在四个项目中担任头炮,成为队伍拿下金牌的“定海神针”。今年5月,林超攀在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全能比赛中摘得金牌,同时摘得男子双杠冠军。

­  还有刚过去不久的里约奥运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场上,作为绝对主力的林超攀,在自由操、鞍马、跳马、双杠、单杠五个项目中亮相,帮助中国队成功逆转获得男团铜牌,填补了泉州历史上奥运奖牌的空缺。同时,林超攀以总分90.230分的成绩获得男子个人全能第五名。

­  本届奥运对于年仅21岁的林超攀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中国体操男队“更新换代”的进程中,咱厝的“体操小王子”将成为最闪亮的星星。

­  施嘉洛:16岁进入国家击剑队

­  本届奥运会,来自龙湖衙口的“剑客”施嘉洛牵动着电视机前咱厝观众的心。最终,他在男子花剑团体排位赛中亮相,与队友共同协作获得团体第五。

­  2005年,施嘉洛被输送到省体工队,经过近四年的基础训练,2009年,由于成绩优异,施嘉洛正式成为国家击剑队的一员,那年他只有16岁。2013年,对于施嘉洛而言是收获和成长的一年。他频频剑出鞘,斩获佳绩,相继获得亚洲青年击剑锦标赛花剑个人赛冠军和第六届东亚运动会花剑个人赛冠军、男子花剑团体亚军。

­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全国击剑冠军赛(福州站)的比赛中,施嘉洛获得男子花剑个人冠军,最让他兴奋的是,在8进4的比赛中,他战胜了自己的偶像——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个人冠军雷声。 2014年,已经在国家队站稳脚跟的施嘉洛代表中国队出征世锦赛,并获得男子花剑团体银牌。(记者 李诗怡 张方舟)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斩获全国亚军!泉州市城东中学啦啦队闪耀全
  • 配套再完善!泉州中央商务区一批项目迎来新
  • 泉港区举办“厚植家国情怀 墨韵礼赞泉港”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