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晋江六旬伯2斤重笔写“地书” 以水为墨还环保

来源:东南早报 2016-01-09 09:12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晋江市竹树下公园,一位老人单手拿着一支形似毛笔的长棍,用笔在桶里沾下水,在地上挥毫写下毛泽东的诗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字体飘逸流畅,引来围观路人欣赏称赞。几分钟后,地面上的字渐渐消去。老人称这为“地书”,以清水为墨,既方便练字又环保健身。

老人爱写行书,他说看起来舒服。

老人爱写行书,他说看起来舒服。

自小随爷爷学书法 退休想到写地书

  老人名叫师金印,今年64岁,来自河南周口市,四年前退休后来到晋江帮女儿带外孙。师老伯五岁时就跟随爷爷学书法,学写柳体,但之后忙于学习和工作,书法渐渐荒废。退休后的师老伯在带孙之余有了更多闲暇时间,便又重拾起昔日的书法情怀。

  一开始,跟大多数书法爱好者一样,师老伯坚持每天在女儿家书房桌案上练习书法,渐渐地师老伯想到了在地上写书。

  据了解,现代地书发源于北京。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一些离退休老人为了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开始自发地制作简陋工具,以麻丝或棕刷蘸着清水在地上习字练书,这便是地书的雏形。因其修身养性,而且简便环保,很快在北京乃至全国蓬勃发展起来。

  师老伯说,在河南老家,很多老人都会在公园里练地书,但在晋江却从没见过,他想在异乡做尝试。

2斤重大笔书写 既环保又健身

  两年多前,师老伯先用空心塑料管和海绵自制了一支约40厘米长的“书法笔”,但每次练习都得俯身90度,没多久就会腰背酸痛吃不消,还只能写小字。

  随后师老伯在回河南时特意买了一支地书专用笔。这支笔有一米多长,可调节长短,也是用海绵做笔头。

  有了这支笔,师老伯练字就不用大弯腰了,但笔一沾水也有两斤的重量。一开始师老伯写没10分钟手臂就会酸痛,但他没有放弃,只要天气好,每天都坚持来公园练字。渐渐地,师老伯掌握了握笔的劲道,下笔更有力也更有神。

  “地上写书不仅练书法进步更快,还能当成一种健身方式,而且以水当墨,以地当纸,不耗费纸墨,很环保。”师老伯说,他现在练书法上瘾了,一天不练都不行。在户外练习,不但能锻炼身体,还能结交到对书法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大家一起研究、学习,其乐融融。“地书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凸显城市文化底蕴,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活动。”(记者 许奕梅 戴晓晖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福建省海洋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活
  • 丰泽区举办药品经营质量规范化管理暨精准普
  • 第十九届泉州市古城公益讲解员培训班新增美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回应“民声”赢“掌声” 描绘“愿景”变 柯文哲低调复出,悄回民众党中央党部办公 惠安县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 驻日美军基地噪音扰民 法院判日本政府赔3 德国发布首个国家太空安全战略 欧盟发布新规划 推动建立“军事申根区” 美媒:白宫起草俄乌和谈“28点”新计划并 全国经营主体信用建设综合改革试点落户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