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医疗健康 > 亲子 > 正文

新妈妈的奶粉自救

来源:南都周刊 2013-04-07 17:29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2、4、6、8……加上朋友送的2罐,一个月4罐的话,就是两个半月的量。”豆豆妈数着家里的存货,脸上半是欣慰,更多的是愁容。这是她和老公2月底最后一次香港行的斩获。尽管这些铁皮罐已经把食品架塞得满满当当,但两个半月后,一岁多的豆豆要去哪里找口粮呢?

  2013年3月1日,在酝酿了一个多月后,香港对内地民众的“限制令”正式实施。限制令规定,离港人士每天可携带不超过两罐总净重不超过1.8公斤的奶粉,违例者一旦定罪,最高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

  这个消息刚传出时,豆豆妈还和许多人一样,半信半疑。“没有这么夸张吧?带奶粉又不是带白粉,还监禁?!”但新规施行仅五天,已经有87名港人和内地人被拘,各种妈妈网和论坛上充斥着一片哀鸿之声。豆豆妈的小区在广州天河北,不少刚升级父母的邻居都像她一样,不定时去香港拖一大箱港版婴儿奶粉回来。这次新规一出,家里没来得及存货的人只能干瞪眼。

  “几个住深圳的朋友倒觉得没所谓,限制令一出,不用跟水客抢货了,最多两夫妻勤快一点,每月跑一趟香港,带够一个月的奶粉。但我们要过去一趟就麻烦多了,成本也高了许多。”其实在几年前刚结婚时,尽管也听说过安徽阜阳“大头娃娃”等劣质奶粉事件,但豆豆妈从没想过婴儿奶粉会成为未来最头疼的问题。直到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她和许多父母一样下定决心,再也不碰国产奶粉。

  买洋奶粉的父母,一般都会考虑两个问题:去哪里买?买哪个国家什么牌子?通常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又取决于第一个问题。“刚准备怀豆豆时,我就开始留意哪里有好的进口奶粉卖。通常来说,像美赞臣、雅培、明治这些国际大牌,高端的进口食品超市,大的百货里都能找到。”但令她郁闷的是,国内每爆出一次奶业丑闻,或是到了购物高峰期,这些洋品牌就集体涨一次价。一罐900克的某品牌0-6月婴儿奶粉,她从两年前看到现在,已经由两百多元涨到了四百多。

  更令人灰心的是,就算是进口奶粉也不是百分百可靠:

  2012年3月,港版雅培“心美力”1段奶粉被第三方调查公司CERResearch指为“最差洋奶粉”,声称其酪蛋白过高可能引发婴儿肠道出血、营养不良;

  2012年6月,新西兰的高培奶粉被检出缺少微量元素硒,会让婴儿出现免疫力下降、厌食、发育迟缓、爱出汗等症状;

  2012年8月,明治、和光堂等四款日本奶粉被曝碘和锌严重不足,可致婴儿脑损伤,影响发育;

  此外,雅培、雀巢、美赞臣等品牌也不止一次传出发现活虫或异物的报道,尽管这些品牌事后总是立刻发出声明,撇清自己跟问题奶粉的关系,但这丝毫没能减轻豆豆妈和其他消费者的疑虑:“在香港或国外,奶粉只要一出问题,这些大公司是立刻召回产品的,然后再查清原委。国内呢?根本不管你,反正它们不愁卖。而且我对比过同一品牌系列境外跟国内购买的奶粉,味道和成分都有区别。国内卖的进口奶粉都是运进来之后分装的,监管这么缺失,谁知道中间会不会又出问题?”花大价钱就算了,还买气受,何必呢?这更让豆豆妈下定了去境外淘奶粉的决心。

  网购真假

  买境外的奶粉,最放心的方式当然是亲自去。除了去港澳之外,豆豆妈也有一些朋友是专程出国拖货的。

  “我有一位女上司是前年生的孩子。现在夫妇俩每年都出国旅行一两次,每次给孩子拖够起码半年的奶粉量。她对比过,像美国、加拿大、德国这些地方,一盒奶粉折合人民币就一两百块钱,只要你脸皮够厚买得够多,拖个一次都能补贴一半的机票钱了。”

  当然,这种大手笔的“拖粉”行为,考验的不仅仅是脸皮和成本,难度也越来越高。随着内地人在海外买奶粉的热情越来越高,这几年来,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一些欧美国家都开始对中国内地居民限购了:2012年6月,美国的Target、Walmart等大卖场发布了奶粉限购5~12盒的限制令;2012年9月,新西兰当地的部分超市贴出中文标注的“奶粉一人一次限购两罐”的限制令,两个多月后才解除;2012年10月,澳大利亚的多家大型连锁超市、药房贴出中文限购标志,每人限购3罐;2013年1月,德国和荷兰都曾有类似的限购措施。

  没有本事每年出国,又找不到国外居住的亲友帮忙,豆豆妈也考虑过神通广大的网络代购。“打开淘宝随便搜一下,国外奶粉代购的店家数不胜数,翻页翻到你手软。论坛上很多妈妈也是这样给孩子买奶粉的。”

  尽管近日有传言称,4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拟规定,网店等“无店铺销售业态”不允许经营散装食品以及“奶制品”,但卖家和买家们似乎都很淡定。“需求量这么大的东西,哪是你说禁就禁的?我问过一些妈妈,她们说反正都跟固定的店家买熟了,到时网上不让卖的话,直接跟老板打电话下单就是。”

  但网购奶粉不像网购衣服,踩一脚才发现这潭水也很深。“比如,同样是英国牛栏牌的奶粉,不同的店家价格可以相差30%,而且大家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货源有多可靠,过程有多透明。再看有些超级卖家,每月发货量几乎都赶上那个国家全年的产奶量了,想想都冒冷汗。”

  豆豆的表哥小皮喝惯了新西兰的karicare奶粉,小皮妈除了偶尔托朋友在国外捎几罐,一直都是找网店代购的。“小皮妈说,她不放心店家的现货,每次都要求从新西兰当地直接发货,并且附上超市小票跟当天的报纸,这样即使邮寄过程久一点,过关时有些风险,还是感觉放心。”

  但2011年4月,广州妈妈网上的一位妈妈却发了一张帖子,说自己孩子喝了网上代购的同款奶粉后,又吐又拉发低烧还起红疹,折腾了三天。一对比小票才发现,跟着奶粉发过来的新西兰超市小票有问题,上面的电话根本是错误的,怀疑这家店奶粉造假。尽管后来店家和这位发帖的妈妈解释过几次,事件似乎仍是不了了之,那家网店也关闭了。

  这件事情,让小皮妈吓出一身冷汗。从那以后,她每次下单都是慎之又慎,拿到货对比试尝后才敢给小皮。同时,她也开始留意其他出路。如今,一些朋友已经尝试在一号店、京东等大型电商那里买奶粉,据说天猫商城也准备联合达能、雀巢等大品牌进行原产地直销。“只要这些商家资质有保障,货品来源可靠,价格又比实体店有优势的话,我是会考虑下的。”

  海淘一族

  在海外网购这件事上,豆豆妈从小皮妈身上得到经验就是,中国人太聪明了,千防万防还是能做假。要买得放心,除非你亲自上国外的超市电商网站上买,自己邮寄回来。关于这一点,她特别佩服自己的同学小沛。

  小沛家住上海,宝宝快两岁了,一直喝进口奶粉。但小沛从来没去过香港澳门拖奶粉,因此限制令对她全无影响;她既没有住在国外的亲友,也信不过网络代购;她对国内商场洋奶粉的高昂价格嗤之以鼻。小沛家的奶粉,全是她自己从国外电商网站上买回来的,也就是传说中的“海淘族”。

  海淘可说是网购的高端技术派,几个条件必不可少:一定的外语水平,开通了双币的国际信用卡和多种电子支付帐号,熟悉各种国际邮寄流程。对豆豆妈来说,第一个门槛就有点高。“我英文水平一般般,一打开那些外国网页就头疼,哪里还有能耐一步步下单付款啊?”

  但小沛有办法,她的购物神器是Google翻译和Chrome浏览器的自动翻译页面功能。遇到复杂的产品说明,她还会找国内代购网店的页面先查一下中文说明,然后再下单。尽管网络翻译工具的准确度有限,但所有电商的套路都是差不多的,成功地下过几单后,她甚至开始在德文和荷兰文的网站上购物了。

  “小沛跟我说,国外电商经常会搞优惠活动,比如奶粉和保健品打折,或者满多少免国内邮费等。她一般会找几个人凑单,最后平摊邮费,一单下来能省不少银子。”豆豆妈在她的游说之下,已经加入了几个海淘群,并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些海淘类的账号。这些群里经常有海淘达人发起凑单活动,如果碰上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凑钱等对方下单就好了。

  不过,海淘族也有自己的麻烦。比如,国外许多网站的某些商品只能寄到本国地址,需要自己找转运公司转寄中国,时间和曲折度都增加了;又比如,包裹在过海关也是个拼人品的时候,如果被查并且扣税,就必须自己去领回来,通常一罐奶粉的税在十几二十元之间;再比如,使用信用卡支付容易泄露信息,万一碰上的是国外的诈骗网站,则钱货两失。

  自取其乳

  尽管小沛的海淘成功案例给了豆豆妈一点希望,但另一方面,她开始回过头来,考虑豆豆对于奶粉的需求是不是真的那么必要。尤其是看了同事阿May的做法后。阿May的宝宝比豆豆小半岁,之前一直都喝母乳。阿May原本打算休完产假就恢复上班,让宝宝改喝港版奶粉。但限制令出来后,她把家里备用的两罐婴儿奶粉送了人,并买了整套吸奶器和消毒冷藏包,破釜沉舟,准备做个自给自足的背奶妈妈。

  “我们公司的条件其实并不好,没有育婴室,连空的会议室都找不到。上班时间如果要挤奶的话,只能搬张椅子溜到杂物间,在门口贴张纸条提示清洁工不要进来,挤完奶再放进自己带的冷藏包里。”

  尽管每次挤奶都要花上近一小时,大包小包的也很累赘,但阿May仍旧觉得这么做很值得。“很多人都说六个月以后的母乳没营养,我看过资料,这是完全没根据的。虽然我这当妈的天天生活在有毒的环境里,母乳未必真的无毒,但始终比添加了一大堆东西的牛奶更适合人类宝宝吧?”

  她打算一直背奶到宝宝一岁半,或者他主动停奶为止。那之后呢?“之后?宝宝那时早就可以吃营养米粉和各种辅食了。”在阿May看来,她国外表姐的孩子一岁就开始跟大人喝液态奶了,儿科医生也觉得这是没问题的,为什么非喝奶粉不可呢?尤其是在找一罐价格合理的放心奶粉是如此艰难的情况下。

  境外带奶粉

  香港限带了,但境外还有很多优秀的拖粉地。要注意的是,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公告,入境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物品进关,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的,海关可免税放行。如果奶粉价格超出了5000元,就要对超出部分征税,根据《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完税价格表》规定,每千克奶粉的税额是20元。超出一桶奶粉,需要缴纳税费18元。

  澳门

  到目前为止,澳门没有对内地游客限购。除了美赞臣比较容易脱销外,雅培、美素佳儿、惠氏等都供应正常。旅客过关时主要会受内地海关的查验,澳门居民携带奶粉不能超过两罐,而游客则可带六罐。

  德国

  德国对食品尤其婴幼儿食品的把关非常严格,婴儿配方奶粉按规定属于药品管制,必须通过德国卫生部门的检测。因此德国奶粉成了质量保证的标志。德国常见的奶粉品牌有:Hipp、Topfer 、Beba、Alete、Aptamil、 Milumil、Humana,在超市、药店都能买到。一罐爱他美Aptamil奶粉价格折合人民币190-250元,国内价格则在360元以上。

  日本

  日本的食品安全监督机制非常完善,食品公司出问题后承担的压力非常大,因此奶粉是比较安全的。日本的主要奶粉品牌有明治、固力果、森永、和光堂、雪印等,在超市,药妆店和机场都能买到。在大陆一罐350元左右的和光堂1段奶粉,日本售价折合人民币165元左右。不过,由于日本人饮食多海产品,因此奶粉含碘和锌可能达不到中国宝宝的需求,需要另外补充。

  台湾

  台湾目前并没有对大陆游客限购,而且对奶粉的检验很严格,规定婴儿奶粉产品每三个月要送检一次,因此也成了不错的拖粉地。台湾常见的奶粉品牌有雅培、美强生(美赞臣)、惠氏,以及台湾亚培、台湾宝贝乐(香港的牛栏)、日本明治(澳洲产)、洛塔妮等,在屈臣氏、超市、商店等都能买到,而且经常能碰上优惠促销。

  新西兰

  新西兰是世界认可的不存在疯牛病和口蹄疫等疫症的国家,政府规定所有乳制品生产过程严禁使用激素,严格把关,因此奶粉素以安全、优质著称。常见的新西兰奶粉有:培芝瑞智、可瑞康、纽瑞滋、爱必达、康宝瑞、纽泽仕等。一般在超市都能买到。一罐新西兰牛栏2段奶粉,当地超市售价折合人民币约120元,而港版的价格约为230-260元/罐。2012年新西兰政府曾限制奶粉邮寄出境,但后来已经解除了。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拼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侯友宜副手发布形象
  • 特朗普再次攻击南非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孙洪君、邓竹林、王达利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