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医疗健康 > 亲子 > 正文

艺术可教给孩子为人之道

来源:《好孩子》 2013-01-09 15:36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我的一个朋友因忧郁症住院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难过,他的家境、学历、经历一直都算是一帆风顺,不应该会如此失意。跟几位也认识他的朋友聊起此事,他们却认为他患病在意料之中。其中有一位是他的高中和大学同学,一针见血地说:“他除了读书,生命是一片空白。”他不看小说、不看戏剧、不听音乐,是台湾父母、师长心目中标准的优等生,但是为优秀而付出的代价太惨痛了。

  现在台湾患忧郁症的人数逐渐增多,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学生缺少人文素养。我非常赞同严总裁说的,如果在念小学的时候,老师能教我们欣赏巴赫、莫扎特的音乐,而不是专门考学生大调、小调的差异或是背工商角徵羽的乐理,我们就可以培养一些音乐素养,当烦闷的时候,可以借音乐得到心灵的慰藉与满足。

  我的大舅曾被送到北大荒劳改22年,最后能以82岁高龄活着回到福州,与他脑海中储存了大量音乐、戏剧、诗词有很大关系。他说在极痛苦时,就会默默唱一段京剧,背一段《古文观止》,以古慰今,度过一天。

  艺术的力量不仅如此。丹麦的哲学家齐克果说:“生命只有走过才能了解,但是必须向前看才活得下去。”假若一个人觉得世界上还有值得喜欢的东西,就不会轻易去自杀。

  我在街上遇见一个以前教过的学生,她在一所相当有名的中学教书,但是看起来十分憔悴。我问她最近过得怎么样,她说每天紧张、忧虑、睡不好。我以为是教学的压力,结果不是。原来前些时候,她有个学生跳楼自杀,从此,她只要一看见座位是空的,就开始紧张,害怕学生没来上学的原因是死了。每次作业布置得多一点,或学生考不好骂了几句,她就担心学生因此自杀。偏偏学生又常在周记上透露“活着没意思”的话,使她更加紧张。她一直思考,该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丢掉这些自杀的念头。

  我们的记忆是神经回路的活化,一旦某个负面的情绪被活化,它会带动跟它有关的其他负面情绪,我们的心情就变得越来越郁闷了。或许应该从戏剧和小说着手,令学生心有感动,生命教育才会真正有效。台湾很多孩子不曾进过任何剧院,不曾听过音乐会,不曾接受过美育。事实上,只要少做点功课,多接触艺术,花一点钱和时间使小朋友接触到表演、体育、乐器、戏剧等,教育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国外很早就让孩子从阅读和看戏剧所带来的感动中进行生命教育。几乎每个小区都有少年棒球组织,让孩子通过球类比赛领悟胜败为兵家常事,这次输,下次赢,不必太在意。至于阅读及戏剧观赏,是通过浓缩的故事来了解人生。戏剧生动、扣人心弦,情绪往往随着剧情的起伏而变化,不知不觉间就受到感化。

  中国过去很穷,教育不发达,老百姓大部分是文盲,名字都不会写,但是“忠孝节义”却深入民心,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这正是受到小说和戏剧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看了黄春明编导的歌仔戏《杜子春》,觉得这就是好教材。

  杜子春是个浪子,把万贯家财败光后,看破红尘想出家,老道人带他到昆仑山断情崖去测试他是否真心,告诫他无论如何千万不可出声。他对猛虎、女色都能不动心,唯独看到老母被牛头马面套着枷锁一步一哀嚎拉着下地狱时,情不自禁喊出“母亲!”结果破了功无法成仙。老道人因为杜子春对母亲有孝心,所以给他锄头,告诉他“举头三尺有神明,掘地三尺有黄金”,叫他好好做人,从头来过。

  “举头三尺有神明”便是告诫他:头上有神明,做事不敢欺心。“掘地三尺有黄金”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勤就一定有饭吃,努力耕耘自然有收获。

  简简单单一场戏剧就把我们要教给孩子的许多大道理都融入其中,让孩子在看戏时不知不觉理解消化,内化成他的道德观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攀枝花市公安局原一级高级警长樊泽凤严重违
  • 今日(7月7日)最新油价查询:92号、95号汽
  • 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圆满结束访问离开香港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支持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 泉州市获中央 鲤城丰泽全域试点家庭病床服务 告别充电焦虑!泉州丰泽近4000个电动车充 泉港区领导与援藏干部座谈 德化双轨链条:石膏循环再生与花纸智造升 青春赋能乡土 校地共育新苗 ——福建农林 一路焕新!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罩面全线完 陕西发布干部任职公示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