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山东省教育厅了解到,为全面启动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省教育厅与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意见》,对课程改革提出发展方向。据了解,2011年以来,我省已启动了100个中职教育和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教材开发工作。此次改革,省财政厅将拨付9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每个学科20至40万元标准安排专项经费支持课程改革工作。
日前,省教育厅与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意见》,决定在保障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强化内涵建设,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意见要求,此次课程改革将注重突出特色与注重人文相结合,在整体规划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强化课程间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优势的基础上,突出课程的职业教育特色和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充分考虑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职业成长规律,一方面适当降低起点,删除繁难和陈旧内容,优化课程结构,确保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普遍适用;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差异与发展需求,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适当增加梯度,科学优化分层,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也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开展教育教学留出拓展空间;同时坚持改革创新与科学规范相结合。
在完成基本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学习的基础上,课程设置应体现为专业大类教学服务理念,面向不同专业大类制定相应课程标准。同时,突出学习过程,采用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职业情境中文化素养的提升,让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教学资源,让网络、视频、动画等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走进课堂,并采用多元或分层、分专业的学习质量评价制度。对升学与就业、文科大类和理工大类的不同学生,设定不同考核内容、指标、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重视应用和实践能力考查。
据了解,2011年以来,我省着力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启动了100个中职教育和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教材开发工作,覆盖80%的中职学生和全部五年制高职学生。为培养文化和技能并重的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在专业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从今年起全面启动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开发具有山东特点、职业教育特色、科学实用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和教材体系。
为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教育厅与财政厅联合成立分管厅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行政推动、教研支持、牵头学校负责、高水平学校和行业企业参与的工作机制。省财政厅拨付9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每个学科20至40万元标准安排专项经费支持课程改革工作。(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