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特别是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对于转变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整体推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于输送基层急需紧缺人才、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中向好,就业局势保持稳定,据统计,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是到县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基层单位就业。基层已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发挥作用的大舞台。
基层有大学问,基层锤炼可以生发智慧和力量。也正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大舞台在基层,这里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高校毕业生的大课堂在基层,这里最能磨炼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高校毕业生的大考场在基层,这里用实践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
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经济增长新常态和就业总量压力、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发展仍面临人才匮乏的难题;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仍存在动力不足、渠道不畅、发挥作用不够、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保障不力等问题,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亟待构建。
2017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就业任务非常繁重。《意见》的印发,明确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接下来,各地区各部门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贯彻落实,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稳定。
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既要加强创新体制机制,多渠道开发基层岗位,为他们搭建到基层工作的广阔平台;又要不断健全保障措施,用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基层建功立业;还要着力畅通流动渠道,为他们在基层工作的事业发展提供支持,解除后顾之忧。
只有坚持服务基层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积极营造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才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中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才能让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艰苦创业的路途通畅;只有坚持政策支持和完善服务相结合,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激励高校毕业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本报评论员)
原标题:保障越有力大学生基层就业越积极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