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职场 > 正文

2018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800万 如何响应各地“抢人大战”

来源:光明日报 2018-05-16 11:30 http://www.mnw.cn/

  3

大学毕业生求职越来越理性

  从今年开始,毕业生群体的主体成了95后。整天坐在办公室“朝九晚五”的节奏,与时下互联网思维显得并不契合。

  他们到底喜欢哪些行业?找工作时会着重考虑哪些因素?

  北京大学毕业生骆天鹏并不看重薪酬,“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且略有结余就行”。打算长期留在北京工作的他最在意的是发展前景,“钱可以慢慢赚,但是机会稍纵即逝”。

  东北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报告2016—2017》指出,毕业生最看重的因素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兴趣爱好、工作稳定、工作地点,比例分别为46.34%、20.91%、9.39%、7.61%和6.91%。毕业生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5000至6000元,实际月薪为4820元。

  王占仁认为:“毕业生求职属于一种典型的‘生存性发展’,现在大学毕业生求职越来越理性,他们会从生活压力情况、专业能力匹配、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综合评价后,再进行选择。”

  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依然是大学生主要就业去向,且比例持续上升。信息、教育等知识密集型产业雇用大学毕业生比例持续上升,建筑、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雇用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下降。

  近年来,变化最为明显的是互联网行业吸引了大量大学毕业生的加入。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陈志航也想找一份互联网行业工作。“信息化产业比传统行业的发展前景要好。”在他看来,进入这一行业就意味着相对高薪和广阔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深化调整,服务业和其他一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在产业链中不断融合,人才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变化。高文书表示,互联网行业就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这正符合大学生人力资本高的特点。

  “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不足,择业偏好明显;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主观上多数不愿意从事普通劳动者工作,工资预期也高于普通劳动者平均水平,容易形成市场中一方面中低技能劳动者需求旺盛,而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区域选择上较多地集中在公共设施完善的一、二线城市,导致部分大城市人才过剩,而很多三、四线城市人才紧缺”。面对这些情况,高文书建议,需要建立起针对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念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课程,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念,将个人爱好与专业能力合理匹配,同时积极到基层岗位就业,到人才紧缺的地方就业。

原标题:2018就业季,820万高校毕业生如何在“抢人大战”中理性就业?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京闭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 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电信业务“明白办 传染病防治法完成修订 强化公共卫生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