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简介
莆田学院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海上“和平女神”妈祖故乡、著名侨乡——莆田市。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由福建省政府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由原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原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原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10月,仙游师范学校并入莆田学院。
莆田学院校徽
据 2014年4月官网显示,校园占地面积1666.8亩,校舍建筑面45.4万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占地3100亩;固定资产总值6.87亿元(不含附属医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4亿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300多万册。设有17个二级学院和36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13000 人 。
学校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351100)
学校前身
原为兴化职业大学和莆田高等专科学校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兴化职业大学和莆田师范大专班,创办于1985年1月,初址借用涵江区黄霞坡驻军营房。时莆田市政府成立兴化职业大学建校筹备小组,同年1月,省教育局批设莆田师范大专班,寄托在兴化职业大学管理。同年3月,学校正式开学。开设师专中文、英语、地理、生物专业,招收166名学生入学;开设职专文秘、英语专业,招收100名学生入学。生源来自省内闽南地区10余县。
1986年择定城厢区梅峰街太平山为校址,兴建校舍。1987年秋季,迁至太平山新校舍。并相继成立中共委员会、共青团委员会。同年,成立兴化大学教育基金会,林文豪任董事长。
1988年,增设职大财会专业,1989年增设职大装潢美术专业,并逐渐扩大学校建设规模。先后兴建教学楼1幢、膳厅1幢、学生宿舍2幢、图书馆1幢、教师集资房楼1座,扩充实验室设备,举办兴大复合肥厂1所。
199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兴化职业大学、莆田师范大专班,省电大莆田分班、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定称莆田高等专科学校,校址以原兴化职业大学为校址。
原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国人雷腾于莆田县城内半门街设兴化圣教医院附属看护训练班。民国4年,兴化圣教医院附属看护学堂改称莆田圣路加医院附属看护学校。民国7年,圣路加医院于莆田县城北门街设产科学校。民国26年,圣路加医院附属看护、产科两校合并,称莆田县私立圣路加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校址仍在城内北门街。1952年,莆田县人民政府奉令接办私立圣路加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并改称莆田卫生学校。1969年,莆田卫生学校停办。1979年,复办莆田卫生学校,改称莆田地区莆田卫生学校。1982年改称福建省妇幼卫生学校。1995年在原福建省妇幼卫生学校基础上组建而成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
原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
1979年,于城厢设莆田地区师范学校莆田分校。1984年,莆田地区师范学校莆田分校改办为莆田华侨师范学校,迁址城厢区下磨村 旗盘山。1993年6月,更名为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
原仙游师范学校
仙游师范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由金石山书院改办的官立金石小学堂。1950年,仙游县政府奉令接办省立仙游师范学校。1969年,仙游师范学校停办。1972年,仙游师范复办,改称莆田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莆田地区师范学校改称福建省仙游师范学校。
合并建校
2002年3月兴化职业大学、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福建高级妇幼卫生学校、莆田高等专科学校、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合并升格为莆田学院。2013年10月,仙游师范学校并入莆田学院。
院系专业
据2014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设有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莆田学院数学学院、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莆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莆田学院音乐学院、莆田学院体育学院、莆田学院管理学院、莆田学院商学院、莆田学院基础医学院、莆田学院护理学院、莆田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莆田学院附属临床学院、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
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日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应用化学、生物技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音乐学、工艺美术、美术学、体育教育、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等36个本科专业。
师资建设
据2014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共有专任教师794人,其中正高职称77人,副高职称23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72人 。
林元培,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桥梁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2010年11月 聘于莆田学院,成为莆田学院的客座教授。
学科建设
据2014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共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1] 。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基础数学、生态环境、护理学、生物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文化传统学校标识
学校精神
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校训
厚德、博学、慎思、笃行
厚德:词出自《周易·坤卦》。词义即推崇、重视美好的道德。
博学:词出自《论语·子张》。词义即广泛地学习,获取广博的知识。
慎思:词出自《礼记·中庸》。词义即用心思考,审慎求真。
笃行:词出自《礼记·中庸》。词义即行为淳厚,纯正踏实。
校歌
(女)湄洲湾畔碧波荡漾,芳名湖边翰墨飘香,新兴的学府腾飞在灵秀的兰水壶山。
(男)赤子情深,助学兴邦,人才荟萃,学科多元。
(合)厚德博学,慎思笃行,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啊,莆田学院你是传播真理的殿堂,啊,莆田学院你是放飞希望的乐园。今天我们相聚在妈祖故乡,蓄积飞翔的力量;明天我们奔向四面八方抒写辉煌的篇章,啊,的篇章 。
社团组织
据2014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学生党、团校以及90多个学生社团协会,定期举办科技节、艺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
学生团体联合会(简称学联): 是莆田学院团委学生会里的一个具体负责全校近百个学生社团工作,对各院系学生社团的工作,予以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学生组织。学联每学年举办一届“社团巡礼周”,评选“优秀社团”、“优秀社团工作单位” 。
校级协会: 篮球协会、足球协会、大学生读者协会、闽台文化研究协会、心理健康发展协会
莆田学院学生会: 是由校党委领导,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的校级学生组织。设立组织部、秘书处、记者团、学生团体联合会、勤工助学中心、青年志愿者中心、外联部、女生部、学习部、权益部、文娱部、体育部、宣传部13个部门。举办了职场面试大赛、校园书法大赛 、校园混合排球赛、女子三人篮球赛、服装设计暨模特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大学生辩论赛、校园饮食文化节、圣诞派对、社团巡礼周、学生论坛《月月坛》等一系列校园活动[22] 。
学院贴吧: 莆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