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简介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创办于2004年,2011年经教育部审核,升格为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牵头成立的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的副主席单位。
学校地处福建省会福州门户、素有海滨邹鲁美誉的福州长乐市,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校园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校内设有物流与供应链实验室、美术馆与演播厅等各类实验室86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00多万元,拥有纸质图书130万余册,电子图书12万册。教学科研,体育活动与师生生活区域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是一座温馨优雅的美丽校园。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学校立足海西、面向全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办学、规范办学、特色办学的原则。秉承举办者吴钦明先生“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情怀,积极倡导“善心、善言、善行”的教育理念,善心办学,至善树人。学校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全国知名的应用型民办大学,着力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道德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财会学院、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列主义教研部)等6个教学单位,19个本科专业,专兼职教师800多人,境外教师45人,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0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项目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项目4个,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教学名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闽台合作,是福建省首批与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试点院校。先后与新西兰梅西大学、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泰国博仁大学,台湾中原大学、明道大学、树德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以来,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校教育优秀学校”、“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文明学校”、“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等诸多殊荣。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我校办学作了多角度的报道。
学校办学始终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得到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热情支持和无私帮助,得到专家学者的垂爱和指导。沐浴着党的阳光,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秉承“融会中外,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校风,发扬敢拼会赢的创业激情,敢为人先、勇当第一,深耕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这片教育的热土,向着建设“百年福外,一流学府”的宏伟目标奋进前行!
发展历史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前身为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创于仓
山区吴厝顶242-2号,毗邻福建师范大学,占地77亩,由吴钦明先生于2004年创办。
2006年4月,学校迁至城门。2011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功升格为本科院校,首批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英语、日语、动画等5个本科专业,填补了福建省会福州没有民办本科院校的空白[2-3] 。
2009年6月,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长乐新校区动工,2012年9月,学校长乐校区首期工程东、西两个区域,建筑面积23万多平方米竣工,并举行了竣工典礼[4] 。10月,学校实现整体搬迁。
校训
融会中外 经世致用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校训释义
融会:语出苏轼《卓锡泉铭》“初住南华,集众须水。水性融会,岂有无理”,以及朱熹《朱子全书》“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是指几种不同的事物集中、渗透、融合为一体。中外:在地理上和文化上比“中西”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经世:出自《庄子》“春秋经世,先王之志”,指治理世事。致用:出自《周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指精心研究易理的妙义,是为了致用,意即学以致用。“经世致用”远承思孟学派的“大学之道”,近取明末清初顾炎武、王夫之诸人之学旨。强调要有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求索治世之道。
学校以“融会中外,经世致用”为校训,展现了我校以海纳百川的精神,以国际化的视野,融会中外文化精髓,博取所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教育观;以教育者的良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良办学条件,坚持学用结合,积极入世、致力社会民生的实践精神,以及培养具有优异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特色和学校倡导并遵循的价值追求及教育宗旨。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9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70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55多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50%以上;另有兼职教师97人,外籍教师5人,来自台湾地区高校教师16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1] 。
院部专业
截至2014年4月,学校设有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财会学院、公共教学部、海峡终身教育学院、国际化视野精英班等院部。设有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6个。
本科专业设置 | ||||
财务管理 | 审计学 | 金融工程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物流管理 |
市场营销 | 工程管理 | 工程造价 | 英语 | 日语 |
翻译 | 动画 | 美术学 | 广播电视编导 | 法语 |
会计学 | 投资学 | 经济统计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
专科专业设置 | ||||
商务英语 | 应用日语 | 应用法语 | 会计电算化 | 文秘 |
国际商务 | ----- | ---- | ---- | --- |
教学成果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试点2个,福建省“十二五”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个,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的实验基地各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0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项目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项目4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专业3个 ,2014年4月,获得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福建省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
福建省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国际化视野下‘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深化民办本科国贸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职场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