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短评】
理性课外辅导才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在德国,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仅占少数。即便是参加课外辅导,每周投入的时间也不多,费用也不高,并未成为学生及其父母的沉重负担。多数德国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为了弥补学习中的不足或跟上学校教学的进度。少数学生是为了变得更加优秀,但并未出现竞争心理驱动的群体补习恐慌。此外,德国的课外辅导并未威胁到教育公平。因此,德国的课外辅导是一种理性的、良性的存在。课外辅导是为了平衡和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不足,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尽管课外辅导的效果遭到了研究者的质疑,却得到了父母和学生的认可。
相比德国,我国课外培训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是为了满足部分患有“落后焦虑症”的家长的需求,帮助他们“逼着”孩子以超越他人的方式来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将家长的焦虑连带着这种错误的学习价值观传给了孩子,最终一起陷入竞争压力不断攀升的恶性循环。也正是基于这种逻辑,这些课外培训机构才无视正规学校的教学进度和孩子的认知规律,通过高强度的强化训练提供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这种培训或许能在短期内带来机械式的知识增长,但难以促进深度学习,更别提促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了,甚至还有可能造成长期的伤害。
这种校外培训已不是对中小学教育的有益补充,而成了一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干扰学校正常教学、放大家长教育焦虑的社会病态性存在,并且严重违背了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亟需加以治理。理性的课外辅导以理性的父母、理性的学校教育和理性的社会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