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刘媛介绍,有一些学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觉得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很不好的一件事情,所以当他们遇到一些生气、失望、难过的事情,只会自己一个人把这种情绪压下来,不会主动疏导和排解,就很容易给今后的性格养成带来影响。
谈及书信交流当中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刘媛坦言:“和学生达到一个情感和情绪上的理解。学生遇到问题往往觉得得不到理解,我会站在他的角度换位思考,进而针对问题进行引导,但是更重要的是陪伴他、支持他。”
今年上初一的耿子涵说:“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学校的‘解忧杂货店’,我们遇到一些事情没法和老师、家长沟通时,回信给我们很大帮助。”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普及与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发现和面对心理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呼和浩特实验中学,除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外,也鼓励任课老师考取心理方面的证书,使学生们在学业上遇到问题时,也能从心理方面给与学生们引导。目前,在呼和浩特的主要学校都开展了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孩子们更好成长。
“青春期是一个人个性养成很关键的时期,让学生的人格更健全的发展是我们作为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每当我回答完学生咨询的问题,我都感觉又给了他们一点点力量和支持。”刘媛笑着说道。(作者 乌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