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将真实故事拍出国际影响力
“我一直很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南京大屠杀,我本身是学电影的,所以我更多的是从电影角度考虑这件事,我之前跟很多犹太人聊过魏特林女士以及生平事迹。犹太人说,他们很想了解这个人,然后他们也很感兴趣这个故事,觉得像中国版本的《辛德勒的名单》,所以他们一直很鼓励我把这个事情做出来,包括我在美国很多朋友,我跟他们讲这个故事时,很多人被震撼,他们这才知道,原来在二战时的中国战场有这样的感人事迹。”
在看到female peacemaker 女性和平使者这样一个题目时,骆翼云第一件事情就想到华小姐、她的外婆、南京大屠杀,于是想以某种角度把这样的故事拍出来,但南京大屠杀的体裁已有像《金陵十三钗》、《南京南京》这样名气很大的电影,所以她在寻思一个新的角度。
魏特林小姐在1919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师学院毕业, 20多岁时决定去中国做志愿者,建立金陵女子学院,南京沦陷后,救下了这个女孩子的外婆,并通过外婆影响了她,把这个故事传承下去。最后这个女孩子在她20多岁受到了华小姐的影响,去另外一个国家拯救另外一群人,所以《金陵止戈人》其实是一语双关。
华小姐把金陵女子学院变成了一个难民营。当时,外婆只有六七岁,逃难到了难民营。外婆的妈妈在灾难中去世,外婆当时只有六岁,具体细节她并没有多问,因为不忍心让这些老人再陷入到当时那种痛苦的回忆中。
在逃难路上,外婆的大舅抱着她,她看到一地死人,还看到一个人在动,就对大舅说那个人还活着呢,去救她吧。然后大舅说,别,那是猫在吃死人肠子呢,后来果然一只猫从死人肚子里钻出来。
骆翼云说,她听到这个故事后,从导演的角度来说画面感很强,但她觉得这样的记忆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实在太沉重了。同样,30万同胞的生命对于南京这个城市来说也太沉重了。
“我觉得这样一段历史,忘记就是一种背叛,所以我特别希望有朝一日能把这样的主题搬到大屏幕上,能达到像《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效果,让世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