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博物馆欣赏,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忧虑在傅燕翔脑海里挥之不去。傅燕翔和学生们决定办个蓝染印花布展览。师生们掏钱,布料、针线、染料都齐全了,可是要做成什么样子呢?傅燕翔启发学生打开思维,放开手脚,只要生活中需要的,什么都可以尝试做。
2016年11月4日,傅燕翔师生的展览如期举办。丝绸屏风、笔记本封面、装饰画……一系列蓝染印花布作品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欣赏,不时有人询问这些是否出售。
“蓝染布本来是百姓们生活的必需,可是渐渐地人们觉得它的图案太喜庆吉利,有些老气,不愿再用。现在我们把现代元素加入蓝染印花布,很多人来问价格,说明是喜欢这些作品的。”傅燕翔说,“如果蓝染花布以后只能在博物馆欣赏,那它就‘死’了,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展览的成功让傅燕翔师生看到了希望。接下来,他们计划继续研究,尝试红、绿、黄等不同颜色,并建立品牌,实现创新创业的协同发展。
“大学生应该尽一份力量”
湘潭大学创行团队魅城魅影项目组也紧锣密鼓展开了行动。湘潭市先锋小学的课堂上,湘潭大学创行团队魅城魅影项目组的成员给孩子们演示操作纸影的方法。
项目组与吴氏纸影的传承人吴升平老人合作,先后走访湘潭市青少年宫、仙女山风景区等多处教育场所和社区,宣传纸影文化。项目组帮助吴升平建立了吴氏纸影博物馆,创作了原创纸影武侠剧《侠客魅影》和别开生面的纸影街舞表演,同时还完成了综合性旅游路线的搭建、微信公众号的创建与运营。
“办法总比看法多,克服了困难的成果更有味道。我们魅城魅影项目组工作起步时,有人很不以为然。看了我们的成果后,这些人改变了看法。”创行团队队长曾元慧说,“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我们大学生应该尽一份力量。”(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