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强势”专业,女生不能报考?
第二大类限制女生报考的专业,却是4大类“男生强势”专业:航空、航海、地质及采矿类专业。
中国青年报记者查询大学官方网站发现,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航海类专业只招男生;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飞行专业只招收男生。
青海大学和长安大学(招生办)地质类勘察、测绘等相关专业也依男女比例录取,并建议“女生慎报”。中国矿业大学等3所高校采矿专业不收女生。此外,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体育类部分专业只招男生。
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该校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专业招生条例,是根据以前交通部相关规定实施,已多年未变,“女生可能并不适合上船或出海的环境”。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刘伯红认为,完全禁止女生报考某一专业、从事某一工作,并非真正的男女平等,而是一种“保护性平等”。“保护性平等,是指通过排斥女性或限制女性的权利过度保护女性。女性被假定为弱者,不合适做这些事情,这造成了对妇女的长期不利结果。女性被排斥于那些认为对她们有害的环境之外,失去了获得多种不同经历的机会。”
陆妙卿向教育部申请公开,“南航的飞行技术专业限招男生的依据”。
“女生不比男生差,女生也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如果女生自己不喜欢、不想学这个专业,自然就不会报考,但现在的强行限制就直接剥夺了她们的选择权,限制了她们这方面的受教育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该校飞行专业只招男生属于航空公司要求,由该校代为培养,“一般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都是男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表示,该校飞行专业的性别限制属于民航局统一规定,受其委托培养,并且录取到的学员都会与民航局签订协议。
陆妙卿认为,高校的回应是颠倒了因果关系:“很多行业一直是男性占据主导,就认为女性不能从事这一行业,这其实也是社会固化、陈旧的认识,我们很多人也都接受了这些陈规陋习。高校如果从学习阶段就对女生进行限制,将会导致女生毕业后就业面比男生窄,该行业也更加性别不平衡。这将进一步加重女性在就业中的弱势,和某些行业的性别歧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