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泉州大学生就业凸显三大症状

N本网记者 庄奕烨

  2011年,泉州大学生就业凸显三大症状:持观望态度、只青睐大企业、第一次就业稳定性差。近日,华侨大学泉州校区和厦门校区举行了两场专场招聘会,将近110家企业提供了1200个岗位。记者在招聘会走访时发现,2011年以来,泉州各大高校整体的就业形势逐渐回暖,可问题依旧严峻。

症状一:
大部分应届生持观望态度
老师:大四不急大三急


  对于招聘会,大四生反应冷淡,而求实习的大三学生却趋之若鹜。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很多大三学生拿着简历到企业摊前面试。与大四生相比,求实习的大三学生对薪酬、企业前景要求不高,他们只要求能学到实践经验,有些学生甚至愿意贴钱实习。虽然只是大三学生,可他们在实习中并不缺少竞争力,也可以抢学长们的“饭碗”。仰恩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大三学生小林就提前到一家建材公司做市场营销工作,因为业务能力突出,还PK掉几个大四学长。

  相反,大四毕业生们心气就高多了,加之今年就业形势回暖,大四生们都普遍持观望态度,不肯轻易签约,“嫁入婆家”。泉州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陈式座老师介绍,截至现在,学生就业的签约率不高。

  陈式座老师说,学生就业的可挑选空间大了,往往会滋生“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理,由此也引发频繁跳槽、心态不稳等诸多问题。此外,大四学生对工作期望值也随之水涨船高,工资、福利、五险一金、休假等问题也开始提上谈判席。

  “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西风误。”对此,泉州华光摄影学院一位姓谢的老师说,大学生们要及时找准定位,稳定心态。

症状二:
只青睐大企业
学生:就业率神马的都是浮云


  在英博雪津啤酒、才子服饰等大公司摊位前,大学生们一窝蜂地排队面试,而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是“门庭冷落”,求职者则相对较少,甚至有一些企业坐了整天的摊,却只收到三四份简历。厦门中源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小姐就告诉记者:“求职人数比预期的少,才收到了5份简历,而且很多应聘者的期望值过高,除了对工资的要求外,对福利待遇的要求也比较高。”

  一家轻工产品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一些基层岗位,他们更愿意招聘中专生或大专生,原因是“大学生留不住”。

  对此,大部分大学生在受访时均表示,大公司知名度更高且公司更为规范,收入福利也较高,对于应届生来说,比较有吸引力。华侨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小黄就说,高校每年就业率的统计数字都居高不下,可就没考虑过就业质量。因为,每个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与就业去向都参差不齐。
 
  “尼玛就业率,神马都是浮云啦。”泉州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大四学生小廖说,你可以去信春哥,但不要去相信神马就业率,那些都是浮云。

症状三:
第一次就业稳定性差
企业:大学生你伤不起啊


  “最想去一些有知名度的大公司,不想屈就在民营小企业。小企业相对来说福利待遇会比较差一点,而且对自己的长期发展也不利。”在招聘会现场,华侨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大四学生小陈说,自己手里已经有了洛江区一家涂料公司的OFFER,可还想再去试试其他大公司。如果有更好的企业,他还会另外考虑,最后再做抉择。与小陈一样,很多初入职场的大学生,连工作座位还没坐热,就急着赶场跳槽了。

  与大学生对企业“千挑百拣”相比,有些用人单位却打趣说,“大学生,你伤不起啊”。

  “今年的就业形势相对转好,因为随着经济的复苏,各类企业的用工需求也在增加,但增加的更多的是一线人员,而非日常办公人员。”前方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行政部经理刘斌说,随着大中专院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目前应该还处于高峰,闽南地区的就业形势就比较严峻。

  “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大多数的岗位,基本都不是大学生最心仪的。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求职者期望值会产生差距。”刘斌告诉记者,从第一次就业的角度来看,毕业生的稳定性都不强,故而大学生就业形势还是较为严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