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育圆桌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讯 

为父亲治病 12岁女孩捡废品

  河北省行唐县上碑镇太子庄村的高婷12岁时,父亲出车祸,肇事司机逃逸。因无钱继续治疗,左腿骨折已发展成骨髓炎外加肺栓塞,家徒四壁,举债30万元。大哥上大学,边读书边打工,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和大多数不幸的家庭一样,这个家已经摇摇欲坠,却没有倒下。12岁的高婷每天放学后拖着编织袋去捡废品,卖钱为父治病。洗衣做饭,扫地喂猪,种地锄草,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人民日报)

沈阳全职妈妈 每天为儿读经典

  沈阳的一位全职母亲“兮兮妈”李颖在网上写下自己的早教方式——从孩子一岁开始每天坚持为孩子朗读国学经典,现已坚持两年多。这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围观”,有人质疑,但更多人对“兮兮妈”的坚持感到佩服。

  李颖说,给孩子读经典,只是单纯的阅读,并不指望孩子明白其中的意思。很多家长给孩子读经典或者进行其他教育,因为看不到显而易见的进步很快就放弃了。李颖给孩子读经典,一篇《弟子规》读了200遍,无论多忙都要在固定的时间读,这样孩子也能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妈妈的坚持。(沈阳晚报)

2011海归 平均月薪仅3800元

  在国际教育联展(厦门站)上,启德教育发布了 “2011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国内70%的海归起薪在每月3000元左右,从普通职工做起,顺利步入职场的海归们身居要职拿高薪的为数不多,而厦门的年轻海归平均月薪仅在3800元左右。对于这组调查数据,大多数参加展会的家长都觉得“投入产出比太低”,但他们仍然执意让孩子出国。

  “我们把孩子送出国,再怎么说七七八八的费用加起来也要二三十万元,回国以后工资甚至比国内二三流高校的毕业生还低,从投资和回报的角度看,不划算。”参加展会的黄先生说,“但是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出国对孩子学习外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这也是他人生中一段珍贵的经历。”(台海网)

北京1700名小学生 赶考神童班

  日前,被誉为“神童班”的北京八中少儿班招生考试启动,1700余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前来赶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多出了500人,创下了历年之最。今年八中少儿班计划招生30人,录取率接近1:60。尽管竞争残酷,但在家长看来,一旦被少儿班录取,就能免去小升初、中考的折磨,4年后直接参加高考,这种培养神童的教育模式吸引力不小。(本网记者 庄奕烨 整理)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