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胡适 一个文人的操守

追索真迹

初春一个下着小雨的午后,我来到坐落在台北的胡适纪念馆。汽车越行至近前,就越显得人迹寥落。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曾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学术研究机关,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改组为中国科学院等机构。1954年,“中央研究院”在台北南港宣布“复院”,蒋介石诚邀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胡适担当中研院院长。胡适1958年就任,直至1962年2月24日主持院士会议时突然发病溘然仙逝,年72岁。

在20世纪50年代,胡适在中国大陆遭受到最猛烈的批判,他的为人及学术思想被肢解得体无完肤。对于漫天飞舞的谩骂和攻击,能言善辩、巧于文墨的胡适却三缄其口,从没斥责过对他不恭敬的人。

纪念馆的简介手册上有这样的文字:胡适的精神即为自由与理性,他的一生终极关怀是中国文化的重建和再造。

在这个不大的白墙蓝窗平房里,各类物件依胡适生前的原样摆放:会客厅里是红褐色的书柜、布面的沙发、古旧的老式藤椅……餐桌上摆放着碗勺,旁边的字牌注释:胡适的早餐:一碗稀饭,一片面包,一碟菜,一杯橘子水,一杯咖啡。

客厅另一边是胡适的书房,铺天盖地的书籍,“侵占”了每一面可利用的墙壁。纸色泛黄的一排古典书籍,似乎在等待着主人亲切的触摸与犀利的检阅。

陈列室内有他的亲笔墨迹,其中“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的字样格外令人警醒。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