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火爆、有的遇冷 中职招生“两重天”
在泉州华侨职校、泉州农校、泉州电子科技学校、晋江职校、泉州财贸职校等中职校招生火爆的同时,一些职校招生却“处处碰壁”。泉州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曾国跃在采访中也表示,中职招生虽然升温,但只能说是“国家省部级重点中职校的招生形势看好,这些学校中绝大部分是公办中职校”。而面对今年3.6万人的中职招生计划,曾科长坦言,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中职学校硬件、软件等各方面的设施和配备情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采访中,泉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目前对中职学校办学资金投入增加的幅度仍然不够,尤其是民办中职校,缺乏政府财政的支撑,在经费、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面临困难。
另外,在师资方面,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与招生。对于以培养实用、动手能力强的中职生为目标的中职学校来说,职业学校的教学不能以“黑板教学”为主,只有通过老师实地的车间教学才能教出真正的技能型学生。而以目前中职校的现状来看,一些公办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职校,在各方扶持下,在教学、实训等软硬件条件建设上有长足发展,在招生时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而一些设施条件不足的公办中职校及民办院校,则陷入越招生越难招到生的困境中。
“我们在看中职升温的一面时,也要用冷静的态度进行思考。”曾国跃认为,中职校再也不能只是埋头于生源,而应捉住升温的契机,外强整合,内练真功,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突围。(本报记者 黄晓燕 庄奕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