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解码大学生毕业就业:这个毕业季,一样多彩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6-10 10:05 http://www.mnw.cn/

  受疫情影响,今年874万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不一样的毕业季:隔屏相望,远程答辩;天南海北,云端合影;投递简历,网上面试……为了顺利毕业,他们要克服更多挑战,也收获了更多磨砺和成长。从教育部到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障毕业生顺利毕业。学校和社会的细心举措,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关爱。

  本版今日讲述三名毕业生的故事,倾听他们在论文答辩、毕业合影、求职考研的点点滴滴,感受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奋斗和磨砺所铸就的不变的青春光彩。

  ——编者

  校车接站、发抗疫礼包

  返校了,温暖又踏实

  出发前,吴洁茹并没有想到,返校的这一天会是如此特别。

  吴洁茹是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工程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为了能够尽快回到实验室,赶上论文进度,厦门大学迎接毕业生复学的第二天,吴洁茹便踏上了返程的路。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生吴洁茹在做实验。叶伟彬摄

  抵达厦门北站后,吴洁茹准备像往常一样按老线路返校。可刚出站,就遇到戴着红帽子、穿着红马甲的学校志愿者,接她“回家”。“那一刻心里暖暖的。”吴洁茹说,以往校车接送是新生才有的待遇。“校车驶向前,仿佛又成为一名新生被‘小厦’宠爱着。”拍下和志愿者的合影,吴洁茹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校车的终点是校园内的勤业餐厅。这是吴洁茹经常光顾的餐厅,有她最爱吃的醋肉砂锅。下车登记、测量体温,虽然没有人来人往的热闹,但满园的绿植盛放,还是让吴洁茹感受到了满满的生机与活力。

  吴洁茹的宿舍离下车点只有一两百米的距离。回到宿舍,舍友已经提前到达,迎接她的还有学校准备的返校大礼包:温度计、口罩、写着“欢迎回家”的小贺卡……为了保障毕业生的口罩供应,学校还设置了不少低价口罩购买点。

  温暖和踏实,是吴洁茹返校后最深的感受:因为有学校的关爱和老师同学的陪伴而感到温暖,因为终于可以做实验推进自己的毕业论文而心觉踏实。她说:“返校前学院就通过问卷了解我们的论文进度。”因为之前无法返校做实验,大部分同学论文进度滞缓,根据学生情况,学院在原来安排的时间之外,新设了两个提交论文答辩的时间点,7月和8月各安排了一次答辩。

  时间虽然有些紧迫,但吴洁茹没那么焦虑了。“回到学校,心里有底了。”简单收拾以后,吴洁茹便和几个小伙伴相约着晚上“驻扎”实验室埋头苦干。“耐心等待,该来的总会到来。”早在春节前,吴洁茹就通过了选调生的面试,如今就业政审程序也顺利进行。

  就业近了一步,毕业论文的进度也在加快。“已经有一些同学完成答辩了,我也得加快速度,计划参加6月的答辩。”随着同学们陆续返校,学校慢慢又热闹了起来,毕业的气氛越来越浓烈。

  疫情下的毕业季姗姗来迟,和其他同学一样,吴洁茹也曾焦虑和迷茫,但更多是磨砺下的成长。“以后的生活一定会在自己的努力下更充实更精彩!”吴洁茹说,毕业季虽然迟到,可对毕业的期待不会迟到:期待一张美美的毕业照,一个特别的毕业典礼,“迟到的毕业季一样可爱!”(本报记者 邵玉姿)

  天南海北,在线合影

  云端毕业照,回忆在心底

  “我们做张‘云毕业照’留个纪念吧。”最近,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1605班学生宁家俊在班级微信群里提议。一番话让微信群热闹起来。“宅家”的同学们纷纷响应。

  “要不就由我来手绘卡通版学士服,还能为大家配上不同的造型,更加活泼有趣。”班长何佳蕾平时喜欢画画,这次主动请缨,加入“云毕业照”制作中。

  宁家俊收集了全班28名同学的大头照,用修图软件抠出头像,同时找来学校各大标志性建筑的照片,作为毕业照的背景图。待何佳蕾画完卡通版学士服,他再把同学们的头像拼接上去,插入背景图里。

  不到3天,这套“云毕业照”新鲜出炉。每张照片“打卡”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地点,有在学校门口的整齐列队,有在第一次开班会的草地上仰望天空,承载着大学4年满满的回忆。

  “今年的毕业季有些遗憾,还来不及再重聚一次,就要各奔东西。”看到照片,班上同学何显臣挺感慨。“同学的笑脸是大学最美好的回忆。”班上同学薛慧颖说。在班级导师易小艺的眼里,这是一个团结友爱、十分温暖的集体。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他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根据学校安排,毕业生将分批返校,同学们很难在毕业前聚齐。”该校化学化工学院2016级本科生辅导员范帆说,为了让大家有仪式感地毕业,学院将为毕业生制作毕业相册。相册由各班设计,第一部分为学院领导和老师寄语,第二部分收录同学们4年以来的合影照片。

  同时,为了弥补毕业生未能穿上学士服拍照的遗憾,学院承诺,等疫情结束,同学们可以随时回来借取学士服,补拍照片。学院还制作了毕业文化衫,将发到每位同学手中。过去,学院每年都会举办毕业晚会,范帆介绍,今年学院将把晚会“搬”到线上,让毕业生们在网络平台欢聚一堂。

  眼下,1605班六成同学考研成功,即将继续求学之路,其他同学也在陆续找工作,就要步入职场。

  “我们班的简称是‘应化五班’,谐音是‘樱花舞伴’,因此,毕业纪念册的背景将采用美丽梦幻的樱花树。”6月1日,1605班的同学们完成了毕业论文答辩,宁家俊开始牵头设计班级的毕业纪念册,“经过这个毕业季,我们更加感受到学校的关爱,也更加珍惜校园生活和同学情谊。希望大家无论何时翻开相册,都能回想起属于我们的独家记忆。青春永不散,我们永不散。”(本报记者 王云娜)

  论文答辩后,华中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在线上合影。赵萌萌供图

  写论文、考研面试、求职线上进行

  隔屏答辩,多了份温情

  “仔细看,还是能认出来自己的吧?”上传头像后,看着软件自动生成的卡通风格毕业照,赵萌萌跟一起“合影”的同窗好友说。照片上,在华中师范大学门口,卡通小人造型的同学们穿着学士服,笑容灿烂。

  “拍”完毕业照,赵萌萌的大学生涯只剩下返校办理毕业手续、取回个人物品了。随着疫情好转,包括华中师范大学在内的武汉多所高校毕业生6月8日后分批次申请返校,出示健康绿码和核酸检测结果可直接入住寝室,同一寝室同一时间只能一人入住。

  赵萌萌的论文答辩、考研面试和工作面试均在网上进行,过去的4个多月里,她每天大部分时间在电脑前度过。赵萌萌说,虽然答辩之前还挺担心的,但最后答辩进行得很顺利。她感觉,在这次大规模的“云答辩”中,师生们隔屏相望,“多了份温情”。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华中师范大学采取搭建在线论文平台、开放多个电子资源数据库等措施,全力保障论文质量不下降、答辩标准不降低、学位授予不推迟。目前,该校4400多名本科毕业生已全部通过“云答辩”。

  疫情期间,赵萌萌一刻不敢偷懒,她不仅要完善毕业论文,还要准备研究生考试复试,同时在网上投递简历,参加“云面试”。

  “我投了70多份简历,最后拿到5个岗位。”赵萌萌说,受益于今年硕士研究生扩招,原本以为已经落第的她被调剂到华南师范大学读研。

  今年,31.7万武汉高校应届毕业生面对特殊毕业季,很多都像赵萌萌这样做了多手准备。赵萌萌说,因为全球疫情的影响,一些同学出国留学计划搁置,还有一些同学找工作时心理压力很大。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辅导员王璐负责195名毕业生的毕业事项。“我非常理解你们此刻的担忧、焦急、无奈和彷徨,但同时我也坚信这些只是暂时的,调整后你们一定能自如地应对……”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生涯规划师,王璐深知心理引导的重要性,她撰写了《致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疏导毕业生情绪,每天晚上开设“璐姐云问诊”。“让毕业生们顺利毕业,就是我们的抗疫成果。”王璐说。

  看到网格化管理在防疫中起到了很好作用,王璐巧学活用,依托微信、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建立“辅导员—学生干部—党员联络人—学生”四级网络,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动态和困难。在排查过程中,王璐了解到有一名女生的父亲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家庭经济较为困难,迅速向学校申请了疫情期间针对家庭困难学生的专项补助。(本报记者 程远州)

原标题:这个毕业季,一样多彩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试)
  • 2025年河北中考总分多少?2025年河北中考各
  • 2025年河南中考时间一览表 各科考试安排及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台商投资区琅山村郑和广场今日揭幕(视频)
    泉州台商投资区琅山村郑和广场今日揭幕(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海沧港“大家庭”添新成员 宝泰码头顺利 加快补齐医疗领域短板 晋江一批医院建设 男子为520第一个领证排一夜队 被蚊子咬了 外贸企业开足马力接单生产 厦门对美海运 “真金白银”补助 支持企业建设高技能人 雨中邂逅“最美林鸟” 广州某科技公司遭境外网络攻击 公安机关 关注“全国助残日”|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