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感动中国院士”卢永根今晨病逝 卢永根事迹经历介绍

来源:羊城晚报 2019-08-12 11:58 http://www.mnw.cn/

  据羊城晚报消息,2019年8月12日早晨4时41分,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老校长卢永根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感动中国院士卢永根病逝 生前曾捐880万积蓄

  资料图

  【人物简介】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1949年8月在香港加入党组织,后入读私立岭南大学,领导地下学联工作。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62-1964年任丁颖院士科研助手,开展“中国水稻品种光温条件反应研究”的项目研究。1983-1995年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卢永根同志“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授予他“南粤楷模”称号;广东省委教育工委授予他“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201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从困难年代里走来,他很“小气”;为了党和国家的科教事业,他又很“大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捐给教育事业。青年入党,誓为党和祖国奉献一生“要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卢永根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1930年,祖籍广州花都的卢永根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家庭。1941年,香港沦陷,当时读小学六年级的卢永根在乡下避难时亲眼目睹了日军的凶残,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返回香港就读岭英中学时,卢永根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语文老师林莽中(萧野),并经他介绍到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在培侨中学的三年时光,让他从一个无知的青少年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1947年12月,卢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1949年8月9日,19岁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举起右手,面向北方、延安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中国人是守诺的,你向党、向人民作过许诺、宣誓,那自己要遵守。”卢永根的命运自此与党和祖国紧密相连,始终不渝地践行着这份承诺。高中毕业,党组织决定安排卢永根回内地,到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到广州去迎接解放。就这样,一位自小接受英式教育的“香港仔”成为了年轻的革命者。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两校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今华农前身),丁颖任院长,卢永根是首届学生。丁颖比卢永根年长40多岁,是他的恩师,学术领路人,也是他的“忘年交”。卢永根紧跟丁颖的步伐,继承了恩师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后来逐渐扩充到一万多份,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在卢永根的鼓励和支持下,1956年,丁颖以68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广州地区高级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极大反响。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他曾三次到国外探亲和访学,在异国丰厚的物质生活面前,他选择学成归国。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他说:“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1983年,卢永根开始担任华农校长。1984年的一个夜晚,他在学校做了一场演讲,那晚没有灯光,草坪上密密麻麻坐满了学生。他对学生们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二者皆可抛。”当时国内收入低,科研条件差,连实验台都是水泥砌的,为了广纳人才回国,卢永根一次次联系国外高端人才。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海外留学的人才回国任教,与他一道在水稻育种等方面拼命赶超。如今,我国水稻研究技术在很多领域超过了国际水稻研究所。

  担任校长13年间,借助国外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卢永根大刀阔斧改革,推动了华农的跨越式发展。1987年,华农的人事改革成为全国关注焦点: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以破解人才断层困局,破论资排辈风气。破格晋升“华农八大金刚”,卢永根顶住了重重压力,也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如今,这些当年破格晋升的青年才俊,已经分别成长为学界、政界的优秀人才。他常说:“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我所理解的政治就是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推动自己工作的动力。”多年来,即便头上有诸多“光环”,卢永根依然保持“布衣院士”的赤诚底色,保持科学家的求真求知热情和深沉家国情怀,指导学生读书,看论文,整理著述。捐出880万积蓄,倾其一生献给党的事业“我的青春年华已经献给党和国家的科教事业,我准备把晚年继续献给这个事业。”2017年3月21日下午,身患癌症尚在治疗期间,卢永根携夫人徐雪宾郑重地在捐赠协议上签下名字。他们分两次将毕生积蓄880万余元转入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党培养了我,我要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卢永根说。很多人不知道,对自己,卢老是近乎苛刻的节约。他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师生们回忆,入院治疗前,卢永根几乎每天都到办公室,忙碌地回复邮件,拿起放大镜读书、看论文。一到中午,他就拎着一个铁饭盒,叮叮咚咚地走到莘园饭堂,和学生一起排队,打上两份饭。每份饭有一个荤菜、一个素菜和二两饭。在饭堂吃完,卢永根再将剩下的一份饭带回家给老伴徐雪宾。很多华农师生都曾在学校饭堂某个不起眼的位置见到这名“布衣院士”的身影,知道他爱吃青菜配蒸鱼,每次都把打的饭菜吃得很干净。随着年纪渐长,同事学生们劝他请个保姆,出门叫学校派车,习惯了布衣的老两口一听直摇头,继续“我行我素”——卢老背个挎包、头戴遮阳帽,缓缓步行到公交站坐公车,如遇上大雨,就摞起裤腿,趟水回家;徐雪宾则踩着一辆28寸凤凰单车,车铃叮叮当当,响彻华农校道……

  就连身在病榻之上,卢永根也不忘誓言。2017年3月,应他要求,“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成立,每月支部成员把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科研最新动态带到他的病床前,他在病床上坚持认真研究、学习。他还办理了遗体捐献卡,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作为中科院院士,作为共产党员,捐献遗体是为党和国家最后一次做出自己的贡献。”卢永根说。

原标题:“感动中国院士”卢永根今晨病逝 生前曾捐880万积蓄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广州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广州市高中阶
  • 2025年茂名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茂名教育信息
  • 2025年商洛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商洛市初中学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晋江公安“背包”精神26周年(视频)
    晋江公安“背包”精神26周年(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今年上半年厦门高速快速通道建设势头强劲 泉州侨批档案文献展走进泰国曼谷 海原县考察团到漳浦开展对接闽宁帮扶和招 常山开发区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高温下一 预计明年底完工!泉州古城八卦沟整治提速 科技赋能 2025年厦门市全民健身近邻运动 遵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原支队长丁钊被 荣耀Magic V Flip2参数配置爆料 影像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