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自制神药”小食粉“,让学生互相诊脉
睿睿父亲周建奎曾表示,2018年12月2日,校医发现睿睿身体不适后,曾给他吃过“小食粉”。
由该校审定编撰的《玉琨十年》一书中,一名学生写到,“小食粉”是该校医务室自制一种中药粉,有几十种中药粉末,如肉桂、山药、丹参、干姜等。”这些看似很平常的食物,不但治病,而且疗效好。比如积食发烧,以前用汤剂快则一天,慢的三天,用小食粉快的几分钟,慢的一天。“
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校医诊脉后根据病情配置药粉,这在该校并非秘密,大部分家长手中都有“小食粉”。
由伊通县教育局出具的《睿睿事件相关问题调查情况》指出,周建奎提出的中药粉问题不存在,学校会提供一些药食同源的营养粉,如枸杞、山药、银耳等,对孩子进行调理,“由家长自行准备,不涉及违法问题。”
3月18日,上游新闻刊发《国学学校九岁男童之死》后,有多名家长及老师主动联系上游新闻,表示愿意提供线索,并证实家长都必须购买“小食粉”。
一名已经从玉琨学校离职的老师表示,按照要求,2015年至2016年,入学新生必须服用校医研制的药物,收费为500元。家长手中都有学校出具的收费小票,“小食粉”也是人手一份。
根据周建奎提供的收费票据显示,2016年2月28日,睿睿的学杂费用共计2.5万元,其中一项收费就包括药费500元。
那么,“小食粉”研制的依据是什么?
上游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小食粉”是该校推崇的中医体系——振荡中医(S中医)中的治疗方法。记者获得的一本《<玉琨之声>2017年公众号优秀文章选集》中称,“十年的玉琨,我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其中一大亮点,便是中医文化。”“曾几何时,玉琨用的是古老的汤药,如今已经大道至简,变成了简单的小食粉,将中医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该校发表的另一篇分享文章,作者是一名四年级学生。该文称,2013年他刚入学时,校医室每天不停煎中药,平常每天都要十几付。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的校医朱老师见到了S中医创始人的大弟子王某,王某用几克“小食粉”治病,见效神速。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文所说的S中医创始人的大弟子王某,正是校医介绍给周建奎,让他带着睿睿去求医的河南平顶山中医王某。
据了解,2015年开学,该校学生们便开始学习S中医,中药变成了“小食粉”,原来的凭证调理改成凭脉调理。除了让学生们服用"小食粉"外,学校还让学生之间互相诊脉,并为对方配制”小食粉“治病。校方不仅发布照片宣传,还拍摄了视频在家长群、中医爱好者中广泛宣传。
3月中旬,上游新闻记者曾以家长的身份进入玉琨学校调查,并从该校校长手中获得了一本《黄帝内经》,由玉琨实验学校编订,出版发行为长春市玉琨实验学校养生文化推广中心,策划为该校校长和校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专家告诉记者,这本书肯定不属于正规出版物,不论是公办校还是民办校是不被允许作为教材的。
上游新闻调查发现,除这本《黄帝内经》外,该校还印刷了一系列的宣传S中医的书籍,例如《S中医发蒙》、《S中医选集》。玉琨学校的官方公众号“四平市玉琨国学实验学校”的文章中提及,“玉琨之声于校医室合作,经常推送一些中医养生相关的内容,帮助家人们梳理正确的疾病观、养生观。”“学校将校医工作总结整理成册,发给家长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