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1.6万名大学生结下缘分,也把自己追成了“名师”
利落的马尾辫,修身的黑色工作服,偶尔再抹上一点口红;性格好,有耐心,能说会道……其实,章学青要在临安当地的企业做做管理工作也非难事,为什么偏要找一份大学宿管工作?
章学青告诉我们,她是有大学情结的。1991年,她高考落榜,去粮油厂打工,还当过仓库保管员。虽然她边工作边学习,后来也拿到了大专文凭。可是,从没有进过大学校门始终是她的遗憾。
2002年,刚过而立之年的章学青来到浙农林大,应聘成为一名公寓管理员。在她心里,这份工作更像是一次补偿。每天,那些幸运的花季少女打她眼前走过,她呢,“捧着一颗心来”,既是服务,又是追赶。
这一追就是16年。她和1.6万名大学生结下不解之缘,也把自己追成了“名师”。
走近章学青的工作桌,一本快被翻烂的“秘籍”着实抢眼——《新华字典》,“有些学生的名字比较生僻,我可不能第一次就闹笑话,把她们叫错了。再说了,我的普通话不标准,字典是最好的老师。”
更多的时候,她也向孩子们请教,知道了“cosplay”,懂得了“freestyle”,虽然有时有些“out”,但她觉得自己能“hold住”场面。和年轻人相处,章学青也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她的心和同学们贴得更近了,懂得什么是“吃鸡”,偶尔也在半夜一起“偷菜”。章学青进了这所大学,真的好像成了一位永远的学生。
因为“名师”的头衔,这几天,章学青把“压力山大”挂在嘴边, 再次默默地沉入自学状态。
章学青找来了三本“教材”——《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案例选编》《一室寓我情》 《我的岗位我负责》,学习人家是怎么做的。
文字太生硬,怎么办?那就求助网络——如何与年轻人相处、饮食健康、企业需求、应聘技巧……
16年了,她眼前的同学从80后到90后又变成了00后。而时光像一位塑形师,将这位善于察言观色的宿管员变成了学生们的知心人和引导者。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章学青也摸索出了一套“名师经”——要交心。不能指望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也不能拿对待一个孩子的方式对待所有人。
有一次,章学青发现,有名女生经常把宿舍超市里的巧克力顺手揣进口袋却不付钱。“我私下把女孩找来聊天,了解到她父母就是开超市的,这种顺手动作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随后的日子里,章学青和她约定时间,一起去超市,帮助女孩克服了心理障碍。
117房间的小彭在寝室里躺了一天,不吃饭,也不起床。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为英语培训班的600元学费犯了愁。章学青二话没说,默默帮她垫了学费,还买来小点心,安抚着说:“阿姨帮你打听勤工俭学岗位,帮你找家教的机会,你看,这都不是事儿!”
“看到有些学生经常打游戏、睡懒觉‘翘课’,我都忍不住要唠叨一下。父母供养你们读大学更不容易,大家应该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最怕四年到头一事无成。”真挚的心声,令不少学生汗颜。
微光再弱也很温暖,她的“育人之道”是最好的生活教育
这几天,章学青开始张罗起“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内容。能不能演示食堂特色菜品的制作过程,让“幕后英雄”来露几手?她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策划了“董大厨面对面”活动,记录下同学们的餐饮需求和就餐反馈。她还打算再添置时下年轻人喜欢的书籍,让工作室成为校园生活里的温馨港湾。
在很多同学的眼中,章阿姨堪称名师之处,就在于她的笑容,她的爱意。“爱心育人,匠心做事。你心里装着别人,别人心里也会装着你。”这是章学青的心里话。
微光再弱,也很温暖。2012年9月刚开学,章学青在楼下迎接新生。一位女生拉着行李箱,泪流满面地走进大门。上前询问后才知道,这个孩子不喜欢所读的专业,冒出了退学的念头。章学青先以自己为例,倾吐心中遗憾;随后又去请教辅导员,了解专业背景、学习内容、就业方向,以及转专业的条件……
这位学生毕业后,发来了一段话,特别感谢当时章阿姨的“挽留”,让她从一开始就感受到大学的温暖,这也成为了她日后留在杭州工作的第一因素。2018年10月,浙农林大六十周年校庆,不同的毕业生从天涯海角聚拢来,好多人都携着伴侣和孩子回到母校,特意来看望她们当年最亲的章阿姨。
“本以为自己就是给宿舍看大门的,现在想想呀,我的一言一行也在影响年轻人。”收入不高,事情越做越多,但她却乐在其中。
“生活教育其实是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宿管阿姨正是生活教育的基石和砖瓦。”在浙农林大党委委员、宣传部长胡祖吉看来,引导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影响大学生的精神价值追求,有时比单纯接受知识,培养技能更重要。章学青的“育人之道”正是课堂教育外的另一面——她值得拥有“名师”称号。
宿管阿姨,一样可以成为名师,并且教给我们书本上学不到的超然智慧,让我们体验到平常岗位上用心造就的力量。
一名毕业生在微博里写道:“我和她只相处了一年,没倒垃圾她要管,不扫地她要管,棉被不叠她也要管。但是你又习惯于什么事都找她,没带钥匙找她,寝室里啥坏了找她。后来,你离开了,看到她却亲得像妈妈。她虽然有那么多孩子,却永远记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