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2月22日,正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传统习俗的“人日”——“人类的生日”。民俗专家表示,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思念人、尊重人的节日,也是一个祈福纳吉的好日子。初七是什么日子?大年初七禁忌习俗有哪些 七出八不出是什么
“人日”源于古老的创世神话传说。专栏作家、天津市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神话说,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7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6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7天才出现了人。后来,古人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其他人类起源的故事,另外在民间还出现补充说法,比如初九为“天日”,初十为“地日”。
“人日”是一个思念人、尊重人的节日。隋代诗人薛道衡在《人日思归》中说:“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眷眷之情,溢于言表。
“人日,需要最大限度尊敬每一个人,所以古代官府衙门在这一天也有不行刑的风俗。相近的理念融入民间,生活中的家长在人日也不可训斥孩子。”由国庆说。
除了思念人,敬重人之外,“人日”这天还是人们祈福纳吉的好日子。相传这一天如果天气晴好,便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会人事和悦、六畜兴旺、吉祥平安。
由国庆介绍说,人类的繁衍至关重要,所以古人对 “人日”特别重视,并形成了众多节日祝颂祈福习俗,如登高,食七宝羹等。一些地方还有求子的风俗,假如恰巧有孕妇在这一天分娩,则更是喜上加喜的大喜事。“在人日祈福表现出古人对生命的敬畏,乃至对生日崇高神圣的关切。”
虽然现代人对“人日”的风俗越来越陌生了,相关的节庆活动也几近消逝,但欣慰的是,在当下的成都却得到了很好的承袭,广大市民在正月初七游杜甫草堂凭吊诗圣,吟唱诗歌,赏梅祈福,庆贺人日。这也成为当地重要的年俗。
“期待着能有更多的人记住这个‘人类的生日’,让这个温暖的文化胎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由国庆由衷地说。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