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目前有145.4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不同阶段的学习和研究。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
对出国留学人员来说,从留学收获的维度上看,个体收获各异,但“朝着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前进”是大家的共识。
“独立”:最大的成长
5年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出发闸口处,小陶的母亲看着女儿的背影越来越远,“心里担心极了”,因为这是小陶第一次离家远行。内向的女儿是否能适应英国的学习节奏,是否能料理好自己的生活……这些问题一直盘旋在她心中,直到女儿毕业归来。
已经工作的小陶回望自己的留学经历,认为最重要的收获是独立生存能力的增强。“身处异乡,没了家人的照顾,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解决。”小陶说,“我自己找过房子,和房东讨价还价;找过学校负责人,为了缴费问题……这些在以前我不擅长的沟通问题,我都一一面对并解决了。之前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留学之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刚刚从墨尔本大学硕士毕业的马素湘也清晰地记得,为了省钱,自己曾购买家具零件。“大到床和桌子,小到椅子和台灯,花了3天时间,终于把所有家具都组装完成。用超市购物车运过冰箱,也曾用大型垃圾桶运过洗衣机……似乎每一样东西的置办过程,都是一部‘血泪史’。”马素湘说,正因为有这样的留学过程,才让自己真正地变得独立。
“独立”是海外学子总结留学收获时使用的高频词。就此,相关留学专家认为,随着留学低龄化趋势的发展,在父母温柔乡中长大的一代走出了国门,对这些学生来说,学习、生活的日渐“独立”确实是最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