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拓宽了视野
在海外学子中,除了研究生外,还有得益于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而出国访学交流的学者。他们是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访学经历于他们的意义,是在求学的同时,可以用比较的眼光,观察、评鉴进而对中外学术环境、成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在回国后运用于教学中。
在法国里昂访学的孙老师表示,访学期间,在专业领域进行了大量阅读和资料收集,不仅开阔了知识视野,而且反思既往,吐故纳新;其次,与众多杰出学者结为同事,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交换思想,砥砺学术,增进了解和友谊。
在英国牛津大学访学的杨老师在接待导师的课题研究中,独立承担了一个子课题。这一机遇让他能从选题开始,就与导师和课题组成员讨论。“从拟定研究方案、采集标本、样本处理、实验室分析、数据收集,到撰写论文,我都认真准备,充分思考,体会接待导师如何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开展研究和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从中,我对中外研究现状有了比较,对学术前沿有了把握,这对自己未来的学术走向影响很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