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短板放眼“高精尖缺”
“当前,引才工程‘遍地开花’。一方面我们要对现有工程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另一方面我们要针对外国人才特点实施契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需求的引才工程,避免高成本、低质量的重复引进和‘人才浪费’,真正让人才工程发挥实效。”张建国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目前顶尖的留学人才回国的依然不多,应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并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吸引这部分精英群体回国发展。国家外专局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去年拿到中国“绿卡”的海外人才只有1000多人,而有的西方国家则达到上百万人。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袁方说,各个省份都有不同吸引人才政策,以北京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共出台了100多个政策,相对零碎,如何实现整合,改变之前不适合当前发展的政策,是未来对海外人才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调研评估,结合本地区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能够紧紧围绕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做大做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占据产业链前端的优势产业集群,以产业发展引才聚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深圳市睿海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武说,各个城市应充分发挥海外人才的自身优势,让他们动员和推荐更多的国际一流人才来中国发展,积极培养有潜力的年轻后备人才。(记者徐博、周科、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