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留学 > 正文

台湾清华大学研发新材料 助电池更小更轻续航佳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4-11 15:05 http://www.mnw.cn/

­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手机等3C电子产品当道,产业极力追求体积更小、电量更高的电池,台湾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红磷材料,有助于提升锂电池充电量,能做出更小、更轻、续航力更佳的电池。

­  台湾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段兴宇的团队研发出全新电池材料“掺碘的红磷纳米粒子”,更用它做出全球第一个红磷为负极的全电池,也就是可实际使用的电池,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期刊,美国化工界影响力最大的科普杂志也撰文报导。

­  段兴宇表示,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于3C商品,但一次充电能使用的量迟迟无法提升,关键在于负极使用的石墨材料电容量已达极限,过去曾有学者想以理论电容量达石墨7倍的磷来替代,但磷虽然可蓄存的电量高,但几乎不导电,即使好不容易把电充进去,只要充放电几次,磷材料就会因急剧膨胀而破碎。

­  该团队耗时1年多,实验数百种材料后,终于发展出溶液合成法,使用三碘化磷为原料,在室温下只要5分钟就可合成出“掺碘的红磷纳米粒子”,电导率瞬间提升为原来红磷的100亿倍,且这种新材料在经过数百次充放电后,仍然稳定不破裂。

­  论文第一作者、清大博士生张维中透露,成功关键在于“反向思考”,以往研究人员尝试合成纳米磷化物时,多使用高温下才能释放磷的前驱物,他在一次偶然实验中,试用沸点较低的前驱物“三碘化磷”,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重新设计实验,成功在室温下制造掺碘的红磷纳米粒子,也是全球首例在室温下合成出红磷奈米材料。

­  段兴宇表示,磷是地表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便宜易取得,使得新材料的潜力无穷,若改用掺碘的红磷纳米粒子,可做出更小、更轻、续航力更佳的新材料电池,目前团队已着手申请专利,未来将尝试把掺碘的红磷纳米粒子应用在钠离子电池上,希望降低大型储能电网的成本与提高可用的电容量,为新一代电池研发带来革命性突破。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出台 聚焦舒适
  • 2025年央视《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几点+直
  • 2025年广州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广州市高中阶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平和大溪:干群同看阅兵盛典,抗战精神激 中国城市网媒AI应用协作体在杭成立 芗城区干部群众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收听收看 习近平会见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 习近平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 李强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 中华海外联谊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召开 王毅同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共见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