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留学生的父母向记者大吐苦水:他们的儿女都是在国外留学后留在当地生活的“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一族,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啃老”。外人看起来,这些父母风风光光,是成功的典范,但是其中的压力和苦楚却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儿子是“三高”留学生,啃老也是高价码
王女士在石家庄某科研院所工作,刚50岁的她显得比同龄人苍老很多,头发已经有一少半白了,而且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在美国读的博士,花了大几十万元人民币,毕业后在美国结了婚,找了工作。儿子心气儿高,买房子看不上便宜的,一定要一步到位买“学区房”,王女士只好给他“赞助”了几十万元付首付。接着儿子又要买豪车,王女士心疼儿子刚工作没积蓄,又掏了不少钱。甚至王女士去美国探亲,和儿子一家出去旅游,也多是她埋单。很快儿媳妇怀孕生子,王女士的丈夫提前办理了内退,到美国去伺候儿子一家。
不久前,王女士又接到儿子的一个电话,意思是儿媳妇生孩子,王女士没有什么“表示”,儿媳妇有点儿不高兴了。王女士长叹一声说,作为母亲,她一直很要强,一心想把孩子培养得有出息,现在在外人看来算是有出息了,可儿子“啃老”的程度也是博士级的。她每天工作到很晚,回到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天天冷盘冷灶的。收入虽然不算少,可是多半是奖金,还有一些是熬夜挣的“外快”,她不知道能不能给自己攒下养老钱。如今她明显感觉身体大不如前,几乎快被心理压力压垮了,但她却不敢拒绝儿子。王女士有着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但心里一直在敲着小鼓:大洋彼岸的儿子,真的能够担负起为她养老的重担吗?
刘女士的女儿留学之后在美国工作,女婿也是中国人。小两口物质追求很高,在美国买房买车,多是靠双方家庭支持。前一阵子,刘女士的女儿说,婆婆给她打电话让她劝劝老公,不要总是想方设法向家里要钱。听着女儿的话,刘女士暗自心酸,她很想对亲家母说,在“啃老”这方面,小两口还是一碗水端平的,“你儿子跟你要,我闺女跟我要,他们是咱们的‘债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