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园门口现在居然贴了补贴申请办法,还有入孵的注意事项。”王宁(化名)满心怀疑,她特意去找了创业孵化园的管理人员询问海归“入孵”的优惠细节,都一一得到了回复。
一个多月前,王宁还在为这些问题东奔西跑,甚至找了在政府工作的朋友帮忙,而现在相关政策及申请办法详细地贴在了墙上。“没想到这次的效率真这么高,总理的批示落实得真快!”
王宁提到的“批示”,是去年6月中央领导在一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的材料上作出的。材料突出反映了享受创业优惠政策难、落户就学办理难、开户融资难、知识产权应用难、政策限制放开难、文化理念融合难等“六难”。
随后,国务院18个相关部委立即行动起来,合力“清障”。这自然惠及到了像王宁这样的“海归”创业者。
好政策不能只留在文件上
这些年,出国留学、回国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社联合智联招聘于2015年开展的一项针对海归和留学生的调查显示,多达54.0%的受访者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是“创业”。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助力留学生回国创业,但真正实行起来,很多时候却是政策空转,创业者纷纷吐槽“一些好政策留在了文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