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也很喜欢新学校,因为新的学校每天下午都有课外活动课,舞蹈、手工、美术、体育等可以随便选。最初妈妈还担心从普通学校转学到双语学校,孩子英文会跟不上,不过学校有ESL课程,专门给英语相对薄弱的学生补课。几个月后,孩子的英语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可是一年之后,Linda又一次纠结,这次纠结的核心问题是“学校人员流动性过大”,授课老师频繁更换,很多都是暑假刚到这所学校的新老师,师生之间双向磨合的时间比较长,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
另一个纠结的问题是关于教材,因为女儿就读的是一所IB学校,小学所学的PYP课程没有专门的教科书,只有教学大纲。“因为不知道课上教了什么”,家长课后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另一方面,没有教材就教师需要自己备课,对老师素质和经验要求较高。学校虽有短期培训,但家长还是对老师的教学质量“打问号”。Linda现在想“有课本”的学校是不是教学更有保障,这样教学目标更明确。
现在Linda已经计划着第三次择校。关于下一步的选择,她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可能是四年级就让孩子换学校,也可能是五年级时候再转学,从而对接一个好初中……”在她看来,择校永远没有最佳选择,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尝试后才知道“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