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坚定教师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构建以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人才为使命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要客观认识网络环境,恰当进行角色定位,树立教育新理念,激发教师心理潜能。教师要正确认识网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把握教育新理念,快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激发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压力中看到自身优势,寻找发展动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获得社会支持,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国家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威望,为教师创造一个融洽、温暖、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加强教师的社会保障,改善教师的经济条件,减轻教师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教育观,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体系。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待人真挚诚恳,做事光明磊落,对教育满腔热情,忠诚于教育事业,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身心健康发展。积极进取,努力提升人生境界。教师在积极进取、努力提升自我人生境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心理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端正认识,维护教师形象,肯定自我地位。网络环境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防止心理失衡,客观看待网络有关教师信息,不能以偏概全。
社会关爱、学校关怀、教师自爱,构建从社会、学校到教师自身的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行动体系。社会方面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遵循心理健康规律,为教师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要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程”,开辟教师心理咨询所或开通教师心理咨询热线等。学校方面要研究教师心理需要,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学校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理解并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减少诱发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教师本身应注意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要加强自身心理保健意识,保持积极向上心态,提高自身压力应对技术,增强心理调适能力。